关于“文学何为”、“文学何用”,以及如今举行“文学节活动的意义何在”的探讨从未停止。尤其是在如今互联网泛娱乐化的环境下,文学的空间不断被压缩。文学和人的关系似乎也发生了改变,如今我们到底是张扬了人的主体性,还是更加迷失自我呢?我们在本届中欧国际文学节的一场场文学对谈中,一步步地寻找这个答案。
在文学节的第八场活动中,匈牙利作家范尼·索托(Fanni Sütő),罗马尼亚作家安德里亚·H·哈迪斯(Andrea H. Hedeș)和中国作家包慧怡,一起探讨了“寻找文学缪斯”这个话题,在她们的对谈中,我们充分的感受到了文学的生命力和丰富性所在。
跨越地域、穿越时间的文学对话
本场对谈的两位作家都和中国有着奇妙的缘分,范尼·索托10年前学过中文,对中国文化非常对感兴趣。而安德里亚·H·哈迪斯更是曾来过中国成都参加成都国际诗歌周。这些异域文化,都成为她们的创作灵感。
范尼·索托表示:“我觉得接触不同的文化能够帮助我们开放自己的视野,因为如果我们生活在一种文化当中,很有可能视野会变得比较狭窄,或者我们认为自己所经历的这种人生体验可能和所有人的一样。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接受不同的文化,就可以帮助我们去挑战思想当中的循规蹈矩和局限性。”
安德里亚·H·哈迪斯也分享了她在成都的感受和对中国诗歌的热爱:“中国的诗歌,包括非常有名的诗人像是杜甫李白等等。他们中文的诗也被翻译成了罗马尼亚语。我觉得最了不起的一点就是,虽然这些诗歌是写自于古代的时候,但是我现在再去阅读,仍然能够在我内心当中产生一种回想。有的时候我觉得阅读这些诗歌的时候,对我来说像是一种冥想的体验。我想象着一个诗人的视角:我观察到了什么,我的感知是什么,我的体验是怎么样的?对我来说这好像是一种冥想练习,而且我也可以从中去思考和反思——我怎么样能够写出好诗给现代人,我怎么写出传世的好诗给下一代人去阅读。”
而对中国作家包慧怡来说,她长期研究古英语文学和中世纪手抄本。“我觉得中世纪文化和文学最吸引我的可能是它文本的开放性,我们知道在古登堡发明印刷术之前,是一个基于羊皮彩绘手抄本的文化,那么这就意味着每一本书都是绝对独一无二的,而且每一本书都是不可复制的。并且它非常耗时耗力,因为它是写在动物死去的尸体上,但是文字却又是有生命的。它的那种细腻化又非常的令人目眩神迷,对我来说这代表了一种理想书籍的一种形式。”
她还补充道:“网络更像是一个迷宫,我们有的时候很难判定哪里是这本书结束的地方,哪里是下一本书开始的地方。这其实让人有一种不安,作者到底要如何确定哪一个作品绝对是属于我的。但是中世纪人没有这样的不安和焦虑,他们并不把作者看在非常高大上的一个位置,他们就是有一种很安心的感觉,把自己汇入一条大河当中,去汇入到这个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参与写作的无数的匿名作家的这样一种集体的劳作当中去。”
多重身份和多元媒介的文学创作
范尼·索托是一位作家、诗人、以及作词人,安德里亚·H·哈迪斯是一位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杂志出版人,而包慧怡是中英双语作家,也是教授和评论家。“每一个女作家都有诸多的身份,那她们是如何打破身份之间的限制,如何在跨界中寻找灵感缪斯的呢?“本场活动中主持人柏琳问到。
范尼·索托强调:“我先会确定我想要表达的主题,然后会借由不同的媒介形式去创作。比如有一些感情,我觉得通过歌曲的形式去表达会是更好的,但有一些更加复杂的内容,需要长时间对思考,那可能会创作小说。但是总的来说,我是一个非常好奇、喜欢不同体验的人,所以说在写作当中我也试图去传达这种好奇心。”
安德里亚·H·哈迪斯分享到:“在罗马尼亚,我们会认为诗歌是最佳的一种文学表达形式,诗歌曾经扮演一种几乎神圣的角色。但是有的时候,如果我们有一些个人的经历或者一些故事要讲述,情况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架构,那可能诗歌就不足够了。这个时候我们要写一些故事或小说。”
她还强调了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写作永远是在为读者来进行写作。我想我们作为作家应该有这样的责任感,我们其实对于未来的世界的形成和塑造,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在我的写作还有出版的工作中,我都会有这样的思考。”
包慧怡表示:“虽然选不同的媒介,但其实都是个人心智通过不同的念头折射出来。对我来说,在一个工种卡壳的时候转向另一个工种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在学术写作的时候,有的东西没有办法调研清楚或没法推进,但是可以把它写成一个短篇小说。如果体量不够的话,还可以用诗歌的方法去表达。”她还分享了自己最近在进行新的创作形式,“最近在写一个图像小说,它可能有六个世界,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文化,涉及到波斯、印度、欧洲等等。
非常感谢三位作家的分享,正如范尼·索托在活动中所谈到的,她应对痛苦的办法是将它变为艺术。“我生活当中所遇到的困难,挑战和痛苦,会成为写作的动力,会给我的艺术创作提供灵感。我确实觉得艺术可以帮助我们去度过生活中很困难的那段时光。”的确,我们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文学,因为文学能够与其他艺术形式一起拯救我们,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可以让我们“站起来,好起来,走出去。”
工作人员:
文案:小羊,可可
主播:可可,心台
剪辑:可可,心台
剪辑支持:Charlotte,Emma
后期:心台
出品:欧盟驻华代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