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节目组: 日本语ドリームワークス 日语梦工厂
节目名称: 村上春树


A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voe外文广播电台日语梦工厂,我是主播吉旭灵
B :我是主播冉莹
A: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 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B:听着好耳熟呢。哦~我想起来了,出自挪威的森林。
A:说到挪威的森林,就不能不提村上春树。这位有名的小说家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B:确实如此,那今天我们就给大家细细介绍一下吧。

A:村上春树,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生于京都伏见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亦擅长美国文学的翻译,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畅销一千万册,国内简体版到2004年销售总量786万,引起“村上现象”其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的影响,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知名度。

B:2006年年初,村上春树凭借着《海边的卡夫卡》入选美国“2005年十大最佳图书”。而后,他又获得了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之称的“弗朗茨•卡夫卡”奖。

A:从其作品本身的内容和风格,以及读者接受的角度、不同国家的各方面因素来看,村上春树的作品都是极其流行的。而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想必大家也很好奇。

B:一是共鸣。“能够产生共鸣”可以说是村上春树的作品(特指小说作品)往往得以跻身畅销书之列的主要原因。他喜欢描述的孤独、迷惘和矛盾已经是一种极为普遍的个人体验,普遍到成为了一种人尽皆知的现象:那些小说不尽如人意的结局给人的怅然若失感,与读者们在深夜每每产生的迷惘与感伤在本质上十分相似。

A:二是社会性。很多人说村上的作品往往太过私人化、注重个体经验而忽略了人在社会中的形象,其实是有失偏颇的;他对个人经验的描述的确是其大部分小说所主要描写的对象,但这决不意味着他从未思考过更为广深的问题。村上春树本人如今能够成为一种流行现象,甚至在每年诺贝尔奖颁奖时被大炒一番,决不仅仅是因为他给人的共鸣。

B:三是文笔。这一点放在最后说,是因为目前大陆的译本质量并不太令人满意——尽管其行文方式的确也成为了吸引读者的一部分原因。村上本人“西化”的文风是否有同样吸引人的魅力,在此按下不表(待我有能力读原文再说……只对比过英译本,差别还是明显的),但毋庸置疑的是,仅从内容看,他的小说中瑰丽的想象和比喻的确引人入胜。

A:最喜欢的是描写与唯一朋友的永泽和女朋友分手后,渡边和初美的那段相处,以及他多年后回忆起当初,一种迎面而来的夕阳的感觉。初美虽然不是渡边命中的女人,但那应该是一个女子的最高境界。

B:如果我爱你,而你也正巧的爱我。你头发乱了时候,我会笑笑的替你拨一波,然后,手还留恋的在你发上多待几秒。但是,如果我爱你,而你不巧的不爱我。你头发乱了,我只会轻轻的告诉你,你头发乱了喔。这大概是最纯粹的爱情观,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如若错过,便护他安好。

A:村上春树用他的作品告诉我们:我们的心不是石头。石头也迟早会粉身碎骨,面目全非。但心不会崩毁。对于那种无形的东西—无论善还是恶—我们完全可以互相传达。

B:快乐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我们又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最后再为大家推荐一首好听的歌曲。同时感谢我们的后期制作。
A:本期节目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节目监制: 袁蕴宁
播音: 冉莹 吉旭灵
编辑: 冉莹 吉旭灵
制作: 于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