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本周是主播第一次尝试英文录制,内容较长。敬请您耐心聆听哦~


AH一同展望未来:预测后疫情时代酒店业的四种“新常态”


 


尽管未来酒店业的何去何从难以预料(至少在缺乏大量可靠数据支撑的情况下),但是,人们都不禁带着好奇心,对后疫情时代酒店行业的走向做出缘由各异的猜测。


 


自疫情爆发以来,全球范围内一直充斥着大量起伏不定的新闻,这给酒店从业人员造成极大的困惑和不安:尽管亚太地区的酒店业表现相对较好,中国和东南亚的复苏趋势相当强劲,而世界其他地区的表现依然差强人意。一些欧洲国家甚至考虑二次封锁国家,英国在不断加强阻止病毒传播的措施,非洲酒店业在极力争取政府的进一步支持,美国在每日感染者数量方面一直“创下新高”——这些新闻及现状,对于从事“以人为本的酒店人来说,并不是好消息。


 


但是,看似严峻的局势也有乐观的一面。尽管一些专家预测市场需求会急剧下降,但就最近各国边境限制的缓和来看,这样的担忧其实未免过度。例如,当俄罗斯宣布恢复飞往土耳其、英国和坦桑尼亚的航班时,相关航空公司网站和预定平台的服务器流量“爆棚”:往返这些国家的航班搜索量分别增加了3倍,7倍和60倍!同时,西班牙和法国南部也开始有大量游客涌入。虽然这些数据远不能与前几年的繁荣局面相提并论,但其增长速度足以引起各国政府对疾病再次大规模传播的担忧。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的区域合伙人黄先生将以全球新冠肺炎的现状作为大背景,结合他从业数十年所积累的见解和经验,概述他对未来酒店业“新常态”的预测,并列举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情况,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进行排名。


 


情况1:“弹性旅行“成为常态


极有可能


 


这是一种相对乐观的情况——大多数全球旅客(泛指负担不起私人飞机和头等舱票价的大多数旅客们)可能不得不告别以往舒适的乘机旅行。由于多项针对饮食和娱乐活动的限制政策,以及最新发布的登机程序(包括健康检查,社交距离和延长的等待时间),一些游客可能选择公路旅游和自驾游。除了飞机,其它交通工具的乘坐需求增加也意味着旅行将更加本地化,从而带动各国国内旅游业的新热潮。


 


关于住宿,相比传统住宿业,AirBnB更容易适应当前疫情所带来的新常态,因此,通过标准化管理其日常运营并确保所有物业严格遵守卫生安全制度(这是显然一项大工程),AirBnB可能对传统酒店市场构成比以往更大的威胁。同时,并非所有酒店都能够抵御当前的冲击,AirBnB可以借机填补传统酒店市场的空缺。迫于这样的压力,更多传统住宿业业主和管理者必须时刻关注最新的卫生标准,并快速采取应对措施。这也意味着,与卫生和健康相关的产业将开始发展,以“酒店与健康”为主题的合作也会更加频繁。


 


面对当前变化莫测的世界,旅客在制定旅行计划时,“灵活性”成为了决定性因素。正因如此,酒店官网预订有了复兴的可能性—通过发布仅限官网可得的房价(包含灵活退款选项),酒店可以吸引更多重视订房灵活性的旅客在官网进行直接预订。这一策略,有可能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要素之一。对于那些正在努力争取市场份额的酒店品牌来说,搜索引擎优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方面的数据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弹性旅行”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全球旅游业的衰竭,这一理论更多的是指出酒店业在恢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潜在瓶颈。随着社会对新常态的逐渐接受和商业界对标化运行模式的调整,这些障碍和瓶颈将逐渐得以消除。基于目前亚太地区的良好恢复趋势、人们对疫苗研制成功的信心、以及更多刺激服务业消费的经济政策,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相信“弹性旅行”有很大几率成为旅游业的“新常态”。


 


情况2: “大众旅游时代”的终结


较有可能


 


在各国政府颁发的多重禁令的压迫下,许多低成本航空公司濒临破产,其他航空公司则被迫选择与大规模联盟合并,这可能意味着廉价航空的消失(至少在能源领域的新技术广泛商业化之前)。即使是全服务航空公司,也必须抬高票价,以弥补由于社交距离政策以及商务旅行需求下降而造成的损失。作为连锁反应的一部分,长途航班的需求量将在全球范围内急剧下降,从而带动其他交通方式的普及。


 


当下,大多数游客和商务人士都争取将出行安排控制在绝对必要的范围内。这导致大型城市酒店,尤其是那些依赖国际旅游业务的酒店,入住率下降到个位数。再加上严格的社交距离措施和广而传之的聚众、出行风险,酒店业的危机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为了存活,许多旅行社也会因此选择合并,留下屈指可数的几个“幸运玩家”。


 


大众旅行时代的终结,似乎比第一种情况更加严峻。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可能发生的事件。如果新冠病毒疫苗未能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大规模生产和普及,或者病毒第二次大范围冲击世界,如此导致反复的国界封锁和经济停滞,那么,大众旅行的终结可能不再会是想象得那么遥远。


 


情况3:规模即王道


较有可能


 


作为前一个案例的延伸,我们可以推断,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亚洲及中东航空公司在收购规模较小的廉航后,将进一步占据全球航空业的主导地位。随着航班供应量下降和票价猛涨,旅游服务业面临需求大幅度下滑,导致早已寸步难行的自主品牌面临更加艰难的抉择:被规模更大、财源更稳定的巨型企业吞并,或是苟且争取更多对价格极其敏感的客户群体。另外,经过一轮调整,全球范围内的OTA们如今以更灵活的预订政策和规模经济称霸,并已做好吞并众多小型旅行社的准备。


 


这则案例跟上文所提到的“大众旅游时代的终结”相似,都建立在同一组不确定性较大的事件之上,每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高低不等,况且不同地区和市场的情况差异很大,使我们无法做出绝对的推断。因此,我们需要保持正确的心态,希望最好的情况实现,同时也不摒弃最坏情况发生的可能。


 


情况4:旅行,变成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不太可能


 


虽然前述案例与我们习以为常的旅行方式相比,显得暗淡无趣,但他们绝不是最坏情况。前述案例仍然认可了相对自由旅行的可能性,尽管大部分旅行的性质将切换为以国内目的地为主,并且旅行者选择的交通方式也会更耗时。而在第四个案例中,我们的讨论将转变方向。


 


如果疫苗研究失败或病毒进一步变异,导致全球新冠肺炎情形继续恶化,那么各国政府可能无法对新的危机做出迅速反应,进而对全球经济体系造成影响深远的冲击,使得旅游业的复苏变成更加艰难的持久战。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能够购买私人飞机和僻静豪华住宿的富裕阶层才能环游世界,尽管如此,他们的旅行安排仍然会受到种种限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旅行只能停留在由几家大型OTA开发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世界里。


 


在这样的假设下还会发生什么样的连锁事件,无人知晓。但理智地来看,因无法抗击病毒而使旅游业彻底衰败的理论似乎有些牵强。基于医学研究领域的先进发展和各国政府有效的治理体制,以及中国在抗击病毒方面的积极经验,我们认为人类在这场与病毒的斗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并有能力“走在病毒前面”,针对接憧而来的大小危机找到及时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奇迹”的出现不再是远古时代的传说,我们有望在逐渐适应疫情带来的新常态的同时,看到世界的复苏。 请相信,世界各地每个人心中那个共同的美好期许,离实现已经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