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根据英国和西藏一九一四年三月二十四日在德里签署的那份地图,麦克马洪线的终点是在北纬27度44分30秒与不丹交界处。这一地区无分水岭可依循,因此麦克马洪就沿着他的地图上所画的显著的山脊地形来划线。可是当印度人在五十年代踏勘东北边境特区这一西北角的时候,他们发现如果要把麦克马洪线的地图上的座标移到地面上来,它的位置就不是在附近的最高的山脊上。靠近边界的西端的最高的地形是塔格拉山脊,位于麦克马洪划线以北三、四英里处。有证据说明,印度方面至少从一九五九年初起就已经决定把塔格拉山脊作为边界, 但是一直到该年八月,他们才采取具体行动。当时他们在兼则马尼设立了一个哨所,这个地方无论是根据他们自己的或其他的地图都标明是在位于麦克马洪线以北的地方。这就是说,印度对地图上所标明的麦克马洪线以北的一块成直角的三角形地区提出了领土要求,并推进到了那里。这一地区的南面大致长十二英里,西面大致长四英里,共计约二十五平方英里。  中国方面立即作出反应。尼赫鲁在当月稍晚一些时候告诉人民院:中国派出一支约二百人的队伍,把阿萨姆步枪队的十至十二人“用武力推了回去”两英里。接着中国部队就撤走了;两天后,印度军队又回到兼则马尼。中国人打算再次把他们推回去,但这次印度军队显然明白表示他们将进行抵抗,于是中国人就让他们留在兼则马尼。新德里在八月十一日照会北京,就这一事件提出抗议,声称兼则马尼是在印度境内,“按照传统和条约地图”,边界是沿塔格拉山脊的。印度的所谓“传统”,指的是南面一个村子里的牧民习惯于在这个地区进行季节性的放牧。然而北面村子里的人也同样使用这块地方。印度声称条约地图表明边界在塔格拉山脊上,而兼则马尼在印度境内,这纯属虚构。条约地图上根本没有画出塔格拉山脊或兼则马尼。但是印度政府在上述抗议照会中却说兼则马尼是在北纬27度46分,而地图上标明的边界则是在北纬27度四14分30秒处从东向西走的。  中国也对此事件提出了抗议,宣称兼则马尼“无可置疑地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指责印度的行动“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警告说,如果印度哨所不撤出兼则马尼,新德里应对由此而产生的严重后果负责。印度在语气缓和的复照中,建议双方讨论在兼则马尼和其他争议地点的边界线的确切走向, 并要求中国的人员不要越出塔格拉山脊的北面,使兼则马尼的现状不受干扰。与此同时,印度方面保证不改变这一地区的状况,“以待进一步讨论”。中国提出印度方面如不撤出将产生“严重后果”的含蓄威胁后,并没有采取行动。以后三年里,印度哨所继续不受干扰地留在兼则马尼。直到印度违背自己的含蓄的保证而建立了另一个哨所之后,中国部队才越过了塔格拉山脊。  一九六O年双方官员会晤时,印度方面在口头上和他们提出的地图上都主张塔格拉山脊是边界的标志,并把印度、中国、不丹的三国交界处定在北纬27度48分的地方。虽然印度政府自己对东北边境特区西北角的边界位置看法是明确的、前后一致的,可是,陆军方面却不知道在制图上的变动,或者是陆军总部没有把这事传达下去。在设立兼则马尼哨所时,阿萨姆步枪队是归文官系统指挥,通过阿萨姆邦长来领导的。因此,西端的边界与他们的地图有出入这件事,没有引起陆军方面的注意,至少是没有引起新德里陆军总部下属单位的注意。但是,陆军方面还是奉命不要在兼则马尼以西的麦克马洪线上进行巡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