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考尔告诉他,新德里的印象是这个旅不大愿意执行目前的任务,并说凡不能坚决执行上级命令的军官都要撤职,他命令当时在伦坡的部队马上开拔,前往塔格拉地区。旅参谋长提出异议说,该旅在克节朗河没有办法搞到给养。考尔却草率地加以否定,并说,成吨成吨的物资正空投到章多 (事实上由于气候关系,那里的空投区已经关闭五天了)。旅参谋长又提醒他说,空投到章多的物资可以找回来的大约只有百分之三十。考尔驳斥道:“我的命令是:要末找回来,要末饿肚子。”他后来所作的唯一让步是答应部队可以在第二天拂晓开拔,而不是马上开拔——当时离天黑,只有一个钟头了。于是,廓尔喀联队和拉加普特联队在十月六日开拔了。他们仍旧穿着单军衣,每人只携带一条毯子,五十发子弹和轻武器,其他武器有的留在伦坡,有的从平原到伦坡的强行军途中就丢下了。通往克节朗河有两条路,他们奉命走的是更艰险的那一条,要翻过一万六千英尺高的嘎坡第一山口,然后下到一万四千五百英尺高的章多,在那里待命。行军的条件非常恶劣,当时士兵们已疲惫不堪,据达尔维讲,有些人就死在山口上或死在章多。  考尔接着飞往色基姆,那里连夜为他开辟了直升飞机降落点。在那里,他见到普拉沙德。第二天,即十月六日,他向陆军总部发了一个很长的电报。这份电报反映了他从普拉沙德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或许也反映了乌姆拉欧·辛格在提斯浦尔带警告口吻向他强调指出的问题。电报里他强调面临的困难。他报告中国部队在塔格拉山脊下增兵很多,显然配有大炮、重迫击炮和中型机枪,“他们还拥有无后座力炮和自动步枪以及其他危险的武器” [ 注:选用这个形容词暴露了考尔的老底。对作战的士兵来说,“危险的”武器只是那些保险拴有毛病的武器。 ] 。目前看来,在塔格拉山脊下的那个中国营的后面,有一个团作为后盾。不过,考尔说,他正根据这一情况加速集结印度部队,并答应在十月十日开始里窝那作战行动。他在“采取一切可能的步骤,机智克敌,以实现我们的目标”。但是他警告说,中国部队是有可能击溃印度部队的。因此他建议空军应保持戒备状态,以便必要时能迅速地在空中展开攻势进行支援,以挽回局势。  乌姆拉欧·辛格曾在他的意见书中提出,如果到那时能集中足够的给养,才可于十月十日开始行动。现在考尔却在没有所规定的补给基地的情况下,把十月十日这个日期定为开始行动的限期。考尔答应在四天内开始赶走中国人的作战行动,所以时间一刻也不能放松。在克节朗河附近,没有降落直升飞机的地方,唯一平坦和没有障碍的地区是处于中国的那一边。因此,十月六日一早考尔一行前往多拉哨所时,只能步行翻过哈东山口。考尔走得很急,超过他体力所能支持的程度——他并不比他的士兵们更能适应这样高的地势。有一段路他让一个健壮的西藏脚夫背着他爬上山口。许多士兵也是很吃力地爬上这条山路,他们看到他们的军长骑在人背上从身边过去。  十月七日午后不久考尔到达多拉哨所,然后把剩下来的时间全用来研究地形。地形是不可能鼓舞人心的。克节朗河仍然是水深流急,河谷里丛林密布,部队离开小道就很难运动,能够开展火力的射界也很有限。在印度一边,从河边开始,地势逐渐升高,约达五百码左右,然后陡然直上哈东山脊,山脊高于河床约四千英尺。章多的空投区位于该山脊的顶峰。在北部中国占有的一边,徐徐升高的地方更窄,上升到险峻的塔格拉山脊的地势更陡,大部分地方几乎是悬崖峭壁。不过河的北岸有一处通向一个平坦的牧场,长约一千码,然后升高到一个叫僧崇的山头。这个山头可控制并可从侧翼迂回多拉哨所正对面的中国阵地。所以占领僧崇是达尔维最初的进攻方案中的第一阶段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