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旨在深入分析「電腦輔助機械製圖與AI繪圖應用」職業訓練課程,評估其在當前就業市場的直接相關性,並描繪學員未來追求更高階職位與薪資的職涯發展路徑。此課程獨特地結合了傳統機械CAD技能(如AutoCAD、Solidworks)與尖端AI生成工具,使畢業學員能在既有的製造與設計領域,以及新興的數位內容與AI驅動產業中,獲得多元的發展機會。
主要的分析結果顯示:
雙重技能優勢: 畢業學員掌握了機械製圖的精確性與AI應用的創造性,這使其在快速變化的就業市場中具備罕見的多元性與高度適應能力。
即時就業能力: 該訓練課程為學員提供了直接進入機械製圖員或設計助理等基礎職位的機會,為其職涯奠定明確的起點。
高成長潛力: AI技能的整合是該課程的顯著差異化優勢,為學員開啟了通往AI設計、數位內容創作及進階工程等高薪、面向未來職位的道路,這些領域高度重視創新與效率。
策略性規劃必要: 欲最大化職涯發展軌跡與薪資潛力,學員需採取積極主動的策略,包括持續學習、考取專業證照、建立紮實的專業作品集,並積極參與產業人脈網絡。
「電腦輔助機械製圖與AI繪圖應用(泰山) 第01 期」職業訓練課程,其核心目標在於培養學員在機械設計製造領域的專業技能,並策略性地融入AI繪圖應用,以符合當前工商社會的市場需求 1。
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明確,旨在使受訓學員熟悉製圖原理與相關專業知識,並能達到丙級技術士技能程度。結訓後,學員應熟練電腦輔助機械製圖操作專業技能,足以從事機械製圖員或相關行業的工作 1。
學員在完成課程後,預期將獲得多項關鍵技能。這包括對製圖原理與專業知識的透徹理解,以及達到丙級技術士的技能水準。他們將熟練操作電腦輔助機械製圖軟體,如AutoCAD和Solidworks,並能應用生成式AI工具進行繪圖、平面設計、虛擬主播配音、影片及音樂生成。此外,課程還涵蓋機工實習(銑/磨床加工、精密量測),確保學員具備從設計到實際製造的全面能力 1。
課程總時數達920小時,內容涵蓋六大主題,其中電腦輔助繪圖(AutoCAD)佔219小時,教授工程圖學、投影圖繪製、標準機件圖繪製、尺寸標註與工程圖。電腦輔助繪圖(Solidworks)則有216小時,專注於3D模型繪製、零件組立圖、工作圖與爆炸圖。生成式AI工具應用繪圖部分則有128小時,介紹Adobe繪圖生成、Canva平面設計及AI生成、虛擬主播配音生成、影片及音樂生成等AI工具。此外,課程還包含192小時的機械製圖基礎,以及112小時的機工實習,涵蓋銑/磨床加工與精密量測。除了專業技能,課程也安排了53小時的一般與共同課程,內容涵蓋職業安全衛生、生涯輔導與職涯規劃、就業市場趨勢分析及求職技巧等,旨在提供學員全面的職業準備 1。
該課程的課程設計,將傳統的CAD軟體(AutoCAD、Solidworks)與新興的生成式AI工具(Adobe、Canva、影片/音樂AI)結合,並輔以實際的機工實習,這體現了對市場需求的深刻理解。傳統機械製圖是工業的基石,而數位創意與AI應用則代表了未來的趨勢。透過這種整合,課程旨在培養具備「T型」能力的專業人才,即在機械製圖領域擁有深厚專業知識,同時在數位與AI應用方面具備廣泛能力的複合型人才。這種獨特的組合使得畢業學員在產出效率、創新性與視覺呈現方面,相較於僅具備傳統CAD技能者,擁有顯著的競爭優勢。
此外,課程在技術硬實力訓練的同時,也納入了生涯輔導、職涯規劃、就業市場趨勢分析及求職技巧等軟實力課程。這表明課程不僅著眼於技術傳授,更重視學員的全面職涯發展。這種整合式的方法,旨在彌補傳統技職教育中可能存在的學用落差,確保學員不僅能找到第一份工作,更能具備在職場中持續成長與適應變化的能力。AI繪圖的技術性固然重要,但其本身也蘊含著創意與數位內容的元素,這進一步模糊了工程與藝術領域的界限,為學員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