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全然接受這樣的我(Radical Acceptance)是一種源自佛教原則並融入心理治療(特別是辯證行為療法,DBT)的技巧,旨在幫助個體全然地接受當前無法改變的現實,包括痛苦的情緒、不喜歡的處境,甚至自身的不完美。其核心目的在於減少因對現實的抗拒而產生的痛苦(suffering),而非消除或認可造成痛苦的現實。

激進接納的基礎與理論來源

激進接納深深植根於佛教哲學,並由心理學家和冥想老師 塔拉·布拉奇(Tara Brach) 等人推廣,將其融入現代心理治療,尤其是辯證行為療法(DBT)

激進接納的核心支柱:覺察與慈悲

塔拉·布拉奇(Tara Brach)指出,激進接納有兩個相互依存的「翅膀」:

  1. 清晰的覺察(Mindfulness): 「是覺知的品質,能精確地辨識我們當下時刻的體驗。」這意味著客觀地觀察發生在身體、心靈和情緒中的一切,不帶批判或試圖控制。
  2. 慈悲(Compassion): 「是我們以溫柔和同情的方式與我們所感知的事物相關聯的能力。」這表示以溫柔和關懷來面對我們的痛苦或渴望,而非評判或沉溺。

這兩者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你只將覺察之翼帶入,你可能會清楚地看到心中的疼痛或臉上的憤怒,但你可能會因為自己陷入這種情況而感到憤怒,從而加劇痛苦。這時,慈悲之翼與覺察結合,創造了一種真正療癒的存在。」

實踐激進接納的步驟與技巧

多個來源提供了實踐激進接納的具體步驟,其中最著名的是RAIN模型和10個步驟。

RAIN 模型(認可、允許、探究、滋養)

塔拉·布拉奇(Tara Brach)推廣的 RAIN 練習是一個將覺察與自我慈悲融合的有效工具:

實踐激進接納的10個步驟

HopeWay 和 Better Together Family Therapy 均提供了以下10個實踐步驟:

  1. 觀察你正在抗拒現實。 (例如:「不應該是這樣的。」)
  2. 提醒自己不愉快的現實無法改變。 (例如:「它已經發生了。」)
  3. 承認有些事情導致了這個時刻的發生。 (例如:「它就是這樣發生的。」)
  4. 不僅用你的思想,也要用你的身體和精神來練習接納。 留意你的呼吸和姿勢。
  5. 列出如果你接受事實,你的行為會是怎樣,然後依此行動。
  6. 為那些看似不可接受的事件提前計劃,並思考你該如何適當地應對。
  7. 保持對身體感知的覺察,例如緊張或壓力。 
  8. 擁抱諸如失望、悲傷或悲痛等感受。
  9. 承認即使有暫時的痛苦,生命也值得活下去。
  10.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抗拒,完成一個利弊分析練習,以更好地理解你的選擇的全部影響。

其他實踐方法

激進接納的好處與影響

實踐激進接納可以帶來多方面的積極影響:

關於激進接納的常見誤解與批評

儘管激進接納有許多益處,但也有一些常見的誤解和批評:

誤解

批評與限制

總結

激進接納是一個強大而深刻的實踐,它邀請我們面對現實,擁抱內在的痛苦和不完美,並從對抗現實中解放出來。透過覺察和慈悲的雙重作用,它能減少我們的痛苦,提升內在的平靜和復原力,並改善我們的關係。儘管它並非萬能藥,也存在被誤解或誤用的風險,但當正確理解和實踐時,激進接進納提供了一條通往更真實、更自由、更充滿愛的人生道路。它鼓勵我們,無論發生什麼,都要回歸到自己內在的基本良善和覺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