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來賓:賴慶明 (國立中興大學電機系副教授/台灣智慧電動車及綠能科技協會秘書長)
交通尖峰時刻駛在柴油大公車後面,駕駛嗆鼻薰眼、人行道推車中的嬰孩正剛好跟大排氣管同樣高度,這種種可真難受!
電動公車標榜「零排廢」或「綠能」,能對空汙治理有關鍵影響,但全台電動公車占總數僅5%!為什麼?原來是因車價不具競爭力、高達柴油車三倍之譜,又充電有問題、充電耗費半天但只能支援百公里的短距載客!
更嚴重的是,2017年行政院所宣示的「 2030年實施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即十年後一萬輛電動公車上路,若真能實現,這類新增的用電大戶進入原本的發電總量中,一旦同時充電,只怕要一起跳電了,怎麼辦?
台灣智慧電動車及綠能科技協會秘書長、暨中興大學電機系副教授賴慶明說,最佳解是必須同時仰賴三件事:無線充電的基礎建設讓公車「邊開邊充」、儲能系統來使充電時機能靈活且分散、智慧電網隨時供電力整合彼此幫補。這到底是甚麼樣的配套?國外如日、韓、歐洲、以色列,如何解決充電問題?如何使電動公車成本下降?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