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討論 Contributors
Orange、查令
內容摘要 Summary
人們往往有自己的偶像——不見得是實體的雕刻,而是無形的觀念、行為、神學、堅持,而偏離了上帝的意念。耶利米書哀嘆有醫生百姓卻得不到醫治,而我們的處境是有牧者卻有一群人得不到牧養。虛擬偶像、體制、各種主義造成教會參與者的流失,尤其是年輕人雖仍信仰上帝卻離開教會的比例越來越高,許多是由於教會對LGBTQIA+酷兒同志群體的壓迫及傷害。歐美教會白人掌權、殖民思維的傳教方式也常常傷害到非白人的基督徒。教會在歷史上也曾壓迫過科學家,直到發現科學家研究出來的是事實,字面理解聖經反而是錯誤的。時代在進步,教會怎麼能停滯不前?
議題討論 Discussion
延伸資料 reference
北中21世紀教會發展研討會 從教勢與經驗談思未來 (2022年9月5日)
https://tcnn.org.tw/archives/124392
關於本集節目 About this episode
本集是 2022年09月18日主日經課集內容,錄音時間:2022年09月12日。本集使用的音樂來自Blue Dot Sessions。
#上帝 #耶和華 #酷兒 #同志 #耶利米書 #種族歧視 #白人霸權 #白人至上 #殖民主義 #體制 #性別平權 #打破框架 #同志基督徒 #酷兒基督徒 #LGBTQ #先知 #流淚的先知 #耶利米 #平權 #以色列 #醫治 #神的兒女 #神的孩子 #上帝子民 #憐憫 #同理心 #教會增長 #離開教會 #LGBTQIA+ #酷兒經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