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10月是 「國際反霸凌月」,洛杉磯市警局(LAPD)、民間組織與學校聯合舉辦活動,教育孩子如何正確反霸凌,並呼籲家長對此事多加重視。 由美國司法、教育等部門共同建立的“阻止校園霸凌”(Stopbullying)網站指出,霸凌非常普遍,多發生於校園及網路虛擬世界。 數據顯示,美國12歲至18歲的學生中,大約20%的人都經歷過霸凌。

事實上,不論是孩子遭霸凌還是霸凌別人都是問題,並且任何傷害他人的行為,例如對他人態度惡劣、說一些不好的話甚至與他人發生肢體衝突,這些都是霸凌行為 。 制止霸凌需要各方人員的參與。 家長與校方不僅要教育孩子正確反霸凌,也要留意孩子是否存在霸凌他人的行為。 若發現孩子容易陷入肢體或言語等的衝突,或將自己的問題歸咎於他人,都可能是參與霸凌他人的信號。 父母應該經常關心和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並與老師及警局保持聯繫,避免可怕的霸凌演變成更嚴重的犯罪。

此外,與人為善、尊重他人 是防止霸凌的有效方式,警方表示,如果有孩子正在遭遇任何形式的霸凌,首先應該告訴老師、管理員和父母,以便採取進一步的應對措施。 與此同時,學校與父母也應該教育孩子尊重他人,以一顆善良的心與他人相處,這樣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防止霸凌事件的發生。 Lapd在學校組織的活動中也告誡學生,霸凌他人的人不是英雄,而是一個攜帶著負面資訊的懦夫,不應該對這種人抱有任何“崇拜”心態。

Stopbullying網站提到,霸凌影響著所有年輕人,包括霸凌者、被霸凌的人,甚至目睹霸凌過程的人。 這些影響可能會一直持續到孩子的成年期。 曾有研究表明,長期受霸凌的兒童和青少年更有可能經歷抑鬱、焦慮和自卑。 他們也更可能感到孤獨,而且想要逃避上學。 研究還發現,長期霸凌他人的兒童和青少年出現強烈的反社會行為的風險更高,例如藥物濫用和攻擊性行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