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的針對減肥機制的研究發現,雖然晚上吃多、早上吃少的人,並不比早上吃多、晚上吃少的人減掉的重量少,但卻更容易感到饑餓或食慾增強,令減肥計劃失敗甚至增大反彈的概率。 目前科學界對於減肥或保持體重的健康飲食建議,大多與“早吃飽、午吃好、晚吃少”的傳統理念一致,傾向於把最豐盛的一餐放到早上而不是晚上,這個理論也得到了許多科學實驗的證實。
然而,英國亞伯丁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單從能量消耗的層面上看,一天中能量攝入時間分配不同(早上多吃或晚上多吃),並不影響每天總能量消耗或靜息代謝率。 也就是說,減重的結果基本相同。 這篇9月發表在《細胞》(Cell)子刊《細胞代謝》上的研究,將30名肥胖/超重受試者分成兩個組,在每天卡路里總量不變的情況下減肥食品,對早上多吃和晚上多吃兩組進行跟蹤研究對比。4周后兩組互換,作為每位受試者自己的對照。 該實驗為受試者每天提供約2700大卡熱量的食物,早餐多吃組的食譜包括麥片、黃油吐司和優酪乳等; 晚餐多吃組的食譜包括牛肉配蘑菇沙拉和豌豆等。
在8周的實驗里,兩組受試者平均每天都只攝取了1700多卡路里食物,兩組平均都減掉大約7磅,基本沒有差別。 但受試者普遍反應,他們在早餐多吃的4周內,普遍感覺飯後一整天都沒有晚餐多吃時那麼餓。 研究人員認為,豐盛的早餐可以通過更大限度地抑制食慾來幫助減肥者遵守減肥計劃,提高減肥成功率,降低半途而廢甚至反彈的風險,所以更利於長期減重或控制體重。
研究者也承認,該研究在實驗設計上存在一些局限性,可能會對結果產生一定影響。 比如,該實驗是在自由生活條件下進行的,雖然這更靠近真實生活環境,但也增加了參與者違規的機會,比如剩下大量提供的食物而自行選擇非食譜上的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