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國人口司的數據預測,當地時間2023年4月14日,印度的人口達到14.2477億人,由此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而中國國家統計局2023年1月17日發佈數據顯示,2022年末全國人口14. 1175億人。
由於印度原計劃於2021年進行的人口普查因新冠大流行而無限期推遲,故2023年4月14日當天印度的確切人口數尚未可知,但所有跡象都表明印度的人口正呈指數級增長。
截至2020年,印度每月新增約100萬人口。 據報導,1950年,印度人口僅3.5億,而如今該國人口已接近14.3億人,印度人口在70多年內翻了兩番多。
如此迅速的增長背後自然是印度居高不下的生育率。
根據聯合國人口司的數據統計,1950年,印度的總和生育率為5.73,即一位印度女性一生內平均生育5.73個後代。 在往後的10多年內,印度的總和生育率在1964年達到了5.98的峰值,隨後緩慢下降。
至1978年,印度的總和生育率首次降至5以下,為4.89,1991年則首次降至4以下,為3.96。
到了2005年,印度的總和生育率首次降至3以下,為2.96。 截至2021年,印度的總和生育率為2.03,已低於2.1的世代更替水準。
即便眼下印度的出生人數一直在下降,但2022年印度大約有2300萬新生兒出生,即每天約有6.3萬人出生,這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多。
根據2022年的數據,印度0至4歲兒童總數為1.13億,這不僅幾乎是中國同年齡段兒童數量的兩倍。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印度人口增長迅猛,但印度並非沒有採取控制人口增長的措施。
早在1952年,即印度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獨立5年後,印度便成了首批啟動全國計劃生育項目的國家之一,1976年,在印度時任總理甘地執政期間,該國約有620萬男性被強制絕育。
對印度而言,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將開啟「屬於印度的時刻」。
儘管存在長期貧困、族群對立以及財富與教育機會的不平等性,但印度仍是個充滿活力與變革的國家,尤其是手機與半導體等重要行業,印度仍有望在21世紀末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