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最新研究顯示,免疫系統具有一種備份功能,在細胞缺少某種關鍵免疫物質的情況下,仍能發揮免疫作用,凸顯人體奧秘遠超人們之想像。 進行該項研究的德國科學家在《免疫學前沿》發表論文闡述,對於人體免疫系統來說,即使完全沒有某種非常重要的免疫物質,也不會影響細胞發揮免疫功能,因為細胞存在一種免疫備份機制,照樣會發揮免疫作用,抵禦諸如病毒等外來物的侵襲。 該研究圍繞人體先天固有免疫系統,對其中一種重要的蛋白激酶TBK1進行分析,判斷其在病毒免疫之中的更多作用。 科學家驚訝地發現,即使細胞完全不產生TBK1,照樣能抵禦病毒的侵襲。 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瞭解到這種先天免疫系統非常複雜,其中有基因、蛋白質、離子以及各種小分子以及各種細胞,它們猶如一個軍團,它們之間極其協調的發揮抗擊外來物的“戰鬥”。
新研究揭示細胞組織供氧原理 為新藥開啟大門
心血管內科、血液學和肺內科可能很快會有一種新療法,以糾正細胞組織供氧不足問題,這是導致大面積人群患病的關鍵驅動因素,包括外周動脈疾病、鐮狀細胞性貧血症、心力衰竭、中風、肺氣腫等。 這一突破是在科研人員取得里程碑式發現之後做出的。 一直以來,在醫學上都有一個重大的謎團,即使人們死於'低氧' ,其血液中仍有大量氧氣。 並且,增加血流量的藥物無法增加氧氣的輸送。 數百萬主要疾病和一些罕見疾病的病人為供氧紊亂所苦,而醫生卻束手無策。 而現在,來自克里夫蘭大學醫院哈林頓研究所的研究小組發現,如果想為細胞組織提供氧氣,必須通過血紅蛋白進行血管擴張,因為血紅蛋白本身準確地知道身體中缺氧的部位,然後它會自行調整以根據需要按比例釋放血管擴張劑——一氧化氮。 也就是說當人死於低氧時,幾乎與氧氣量無關。 而是關於小血管中的血液流動。 這是細胞組織供氧的全新視角,有望解決醫學上的一個重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