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加州看作一個國家,其去年的GDP在全球排名第五,相當於一個超級大國。 然而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近日公佈的數據,按照一種更為實際的“補充貧困標準”,加州貧困率多年來一直位居全美50州之首。 USCB最新數據顯示:加州的官方貧困率為11.4%,與美國的貧困率幾乎持平;但如果依據“補充貧困標準”,即計入住房開支、能源費用等生活成本,全美平均貧困率為9.8%,加州則高出三成以上,達13.2%。 經濟學家認為,官方的貧困率衡量方法只考慮了有限的因素,嚴守基於收入的計算方式,因而具有誤導性。 根據這種演算法,加州貧困率僅次於華盛頓特區(14.8%)。 如果考慮人口基數,加州貧困人口則是全美第一,有514.2萬貧困人口,遠超過排名第2、3、4的德州(332.8萬)、佛羅里達州(227.4萬)和紐約州(232.1萬)。 華盛頓特區因人口基數太小,實際上是一座城市,其貧困人口只有9.8萬人。 相比於人口普查局的計算方法,慈善機構「加州聯合之路」
的研究數據可作為佐證,而且它們得出的加州貧困人口數字更為龐大。 到2021年秋季,加州有28.7%的人口處於貧困或接近貧困的狀態中,其中貧困率最高的是洛杉磯地區。 加州採取了一系列辦法,包括增加福利、提高最低工資、花費幾十億美元救助遊民等,目前看來收效甚微。
此外,近兩年,加州流失了40.7萬人,幾乎創下加州年度流失人口的新高。
而且,眾多科技公司紛紛離開加州,包括特斯拉、甲骨文等大公司亦將總部遷至外州,其主要原因包括高稅負、高租金、環境政策及疫情期間限制政策等。
另外,加州一些大城市「零元購」泛濫,還實施「零元保釋」等縱容犯罪政策,也造成一些商家頻繁面臨盜搶威脅,導致不斷傳出零售店關門的消息。
而企業離開、商家關門,又降低了加州中高層人口的比例,使貧困率陷入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