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項研究指出,每周工作超過40個小時不但不利於身體與心理健康,而且會影響工作的績效。 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長時間工作者需要適度調整。 美國蓋洛普公司在2013和2014年針對1,271名成年全職員工所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有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每周工作超過40個小時。 有18%的受訪者說,他們每周的工作時間超過60個小時。
在這項調查中,這些員工每周的平均工時為47個小時,比周休二日的標準工時多了大約一個工作天。 如此長時間工作,確實會對身心造成負面影響。 依據《赫芬頓郵報》整理的幾項研究報告,每周工作超過40個小時會有以下幾項不良後果:1. 死於中風或心臟病的概率增加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在2021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光是在2016年,全球就有745,000人因為長時間工作而死於心血管疾病。 在這項研究中,長時間工作的定義是每周工作超過55個小時。 相較於每周工作超過40個小時,每周工作超過55個小時會使中風的概率增加35%,死於心臟病的概率增加17%。 2. 睡眠時間減少。 在2019年發表的一項大型研究分析了1998至2018年之間所進行的200項研究,試圖瞭解每周工作50至60個小時的人如何應對他們更勞累的身體、更差的認知功能、更多的工作傷害和心理健康問題。
該研究總結說,睡眠時間減少是最應該擔心的問題。 這是因為睡眠對人的身心健康至關重要。 3. 工傷的概率增加。 在一項針對1987至2000年期間、美國110,236個工作記錄所進行的研究表明,一天工作至少12個小時會使工傷風險增加37%,而每周工作至少60個小時會使工傷風險增加23%。 4. 心理健康變差。 在2020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檢視了20多歲和30多歲的韓國勞工的工作情況,其工作時間從每周31個小時到超過60個小時不等。
這項研究表明,這些員工的工作時間越長,他們面臨的壓力和憂鬱水準與自殺的念頭越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