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不如從前是許多人都有的體會,但這是正常的現象,還是認知功能出現下降的結果? 你到底應不應該擔心呢? 事實上,65歲以上的老人,有大約20%的人會出現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即記憶力、解決問題能力或是注意力出現明顯變化。

這部分原因是與引起失智症(俗稱老年失智症)的相同大腦變化引起的。 通常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對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一般不會有什麼影響,但卻有5-10%患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人之後會發展為失智症。 為什麼一些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會得失智症,而另外一些人卻不會一直以來是個謎。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確定了幾大風險因素,這些因素將決定哪些人更容易出現輕度認知障礙。 研究人員一共對2903名65歲或以上老人大腦功能進行了長達9年的跟蹤和調查。 研究揭示了與發生輕度認知障礙相關的一些因素。 首先是教育程度,一個人接受教育的時間是降低其罹患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風險的一個因素。 一種理論認為,接受教育時間越長通常社會經濟地位越高,這意味他們生活方式越健康,同時也能享受更好的醫療保健。 另外一種看法是,教育有助於大腦建立更多的神經元和連接,從而使大腦保持良好功能。 接下來是休閒與運動,積極鍛煉或是社交活動較多的人出現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也略低些。 在中年或晚年做一些中等強度的運動,例如,游泳,會降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風險。 運動之所以有保護性效果是因為它可以促進大腦發生有益性結構改變。 越來越多證據表明,社交有助於保持大腦健康以及降低早亡風險。 還有收入因素,與低收入者相比,中等收入者得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幾率低20%。 收入越高,就越有可能享受更好醫療保健,以及更好的飲食與生活方式。 同時,他們居住的環境也更好,比如污染小的地區。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污染與阿爾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症等疾病有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