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攀升的油價,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正在考慮購買電動汽車。 不過,隨著美國總統拜登簽署《降低通貨膨脹法》后,購買電動汽車的扣抵免政策也隨之發生變化。 新法案規定,從2023年1月開始,延續每輛電動汽車最高可獲得7,500美元的扣抵免補助政策,直到2032年底; 2023年起,取消對汽車製造商20萬輛汽車的扣抵免上限,這使得更多買家可以申請補助。 但申領前提是,新電動車必須在北美組裝。 這意味著即日起,在美國、加拿大或墨西哥以外組裝的電動汽車將不再符合稅收抵免資格。 但在法案前就簽署了電動汽車購買合同的車主仍可獲得扣抵稅額。 行業重要組織汽車創新聯盟表示,目前在美國有72種電動車型號可供消費者購買,新規通過後,70%的電動汽車將不符合稅收抵免申請條件。
那麼哪些電動汽車具備稅收抵免申請條件? 根據提交給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數據,至少有31種最終在北美組裝的2022年和2023年的新車型具備稅收抵免條件。 美國能源部告訴消費者,一些車型是在多個地方生產的,因此,製造地點可能會根據具體的車輛、內飾或生產年份中的日期而有所不同。 買家可以登陸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官網(https://vpic.nhtsa.dot.gov/Decoder/ ),輸入想要購買的電動汽車車輛識別碼來確認產地。 不過,目前符合稅收抵免資格的電動汽車,也可能在未來因「電池」發生變數。 這是因為法案強調北美製造,除了電動汽車必須在北美組裝外,汽車電池中的材料和“關鍵礦物”必須來自於美國或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國家。 法案明年生效後,電動車買家要想獲得全額補助,所購買車輛電池中使用的金屬必須40%來自北美,到2027年,這一要求的門檻將達到80%,否則抵免金額將減半。 與此同時,以價值為計算標準,電動車電池中的非礦物部件,也必須有50%是在北美製造或組裝。 這些要求將逐年提高,最終在2029年達到100%北美製造。 若不符合要求,剩餘的補助也將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