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近力推以人民幣與俄羅斯、巴西等國交易。
國際上又再度出現“去美元化”的說法。 然而,美國經濟學家稍早在《彭博社》的專欄上直言美元統治世界,直指人民幣根本無法撼動美元霸權。
文章指出,在可見的未來,美元霸權仍將持續。 美元主導著全球金融的方方面面。 世界各國央行近60%的外匯儲備均投資於美元計價資產。
幾乎所有的大宗商品合約(包括石油合約)都是用美元定價和結算的。 美元是大多數國際金融交易的計價和結算貨幣。 美元的主導地位賦予了美國巨大的權力和影響力。
由於需要使用美元的交易必然涉及美國的銀行體系,美國政府可以通過制裁限制伊朗和俄羅斯等國獲得全球融資,從而對它們進行嚴厲懲罰。
這還意味著,美國政府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會影響世界其他地區,因為這些政策會影響美元的幣值。 “去美元化”這個議題最近變得更加熱門。
主要是遭到制裁的俄羅斯被切斷了許多以美元為根基的網路。 巴西、印度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其他國家也試圖在國際交易中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然而,隨著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以及中國日益增強的野心,美元在未來繼續扮演避險貨幣的地位反而得到更大的保障。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深和最具流動性的金融市場,儘管對中國投資對國家安全敏感的行業有一些限制,但它們仍然相對開放。
有充分的理由在國際市場上擁有主導貨幣,美元佔所有國際交易的88%,只佔國際交易31%的歐元相對之下只是一個相對弱勢的競爭對手。 人民幣更是僅佔國際交易總額的
7%,而且中國似乎不願開放其資本市場,因為這可能導致資本迅速外流,並可能引發金融危機。 但如果沒有開放的資本市場,人民幣就不是全球儲備貨幣的有力競爭者。
文章繼續指出,經濟學有時可能很複雜或難以解釋。 但美元的地位既不複雜,也不難以解釋。 美元在可見的未來仍舊難以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