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在過去的20年裡,從閱讀到聽有聲讀物的變化是巨大的。 亞馬遜、蘋果和谷歌即將上架銷售由人工智慧模仿人類聲音朗讀和配音的有聲書。 雖然有聲書的歷史比蘋果和亞馬遜的歷史都要長很多,但它直到在手機中普及后才真正流行起來。
根據出版業研究機構Wordsrated的預測,有聲讀物行業的銷售額目前超過50億美元。 其中,接近20億美元來自世界上最大的有聲讀物市場——美國。 而且,從2022年到2030年,該行業的收入預計將每年增長26.4%。 這將導致有聲讀物的銷售額在2030年達到350億美元以上。 這也使得有聲讀物成為人工智慧試圖滲透、進入和佔領的又一個市場。
也就是說,人工智慧生成的AI聲音,將從配音演員手中搶過話筒。 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Google Play和Apple Books,都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人工智慧生成的聲音,而且這一趨勢可能會繼續下去。 只要出版商擁有有聲讀物的版權,並選擇為其自動配音,Google Play就能為出版商提供AI自動配音。 不過,有聲書的朗讀和配音品質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它是決定聽眾與聲音聯繫感的主要因素。
將近60%的聽眾,會因為不喜歡朗讀者而放棄一本有聲書。
讓人工智慧的聲音不僅聽起來像人,而且還能與聽眾有某種交流,這並不那麼容易做到的。 配音畢竟是一種表演,而其中的藝術是很難被複製的。 當然,人工智慧的聲音將會變得更好,聽眾對它的抵觸情緒也會相應地降低。
可以預見的是,將出現對專業配音藝術家的語音克隆。 這個問題則涉及了道德的問題,以及保護配音演員工作權利的重要性。 不過,即使有了人工智慧語音,也需要有一個提供人類語音原型的播音員。
以他的聲音作為範本,來製作任何有聲書。 對於一些配音演員來說,他們正在選擇不配合。 他們認為不配合就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