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證據顯示,長期COVID感染病患有抑鬱症及自殺傾向的病例在增加,已知的死亡人數也在不斷增加。 路透社報導,目前沒有關於長期COVID患者發生自殺事件頻率的權威數據。 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英國數據收集機構等組織的幾位科學家開始研究COVID與自殺之間的潛在聯繫。
據世界衛生組織稱,長期COVID症是一種複雜的醫療狀況,很難診斷,因為它有二百多種癥狀——其中一些可能類似於其它疾病——從疲憊、認知障礙到疼痛、發燒和心悸。
研究人員目前正在研究的關鍵問題包括:患者的自殺風險是否會因為病毒正在改變大腦生物學而增加? 還是像其它長期病症的狀況一樣,因失去他們曾經擁有的功能而將患者推向邊緣? 一般來說,疼痛障礙是一個非常強的自殺預兆,大腦中的炎症也是如此,一些研究已將其與長期COVID症聯繫起來。 健康數據公司為路透社進行的一項分析顯示,與僅診斷為COVID的人相比,長期COVID患者在初次診斷COVID後90天內接受首次抗抑鬱葯處方的可能性幾乎達到兩倍。 該分析基於來自美國20個主要醫院系統的數據,其中包括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期間超過130萬被診斷為COVID的成年人和1.9萬名長期COVID症的成年患者。 人們對COVID-19的潛在長期影響知之甚少,各國政府和科學家現在才開始系統研究該領域。 根據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的數據,雖然許多長期COVID患者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康復,但大約15%的患者在12個月後仍會出現癥狀。 沒有經驗證的治療方法及使人衰弱的癥狀,會使患者無法工作。 長期COVID症可能會帶來精神疾病和自殺風險增加的影響不可忽視。 美國政府問責局在3月份估計,僅在美國,這種情況就影響了多達2300萬人。 疫情還導致大約450萬人失業,相當於美國工作力的2.4%。 在全球範圍內,估計有近1.5億人在疫情的頭兩年發展為長期COVID症。 英國和西班牙的研究還發現,與普通人群相比,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的自殺風險增加了六倍,這是另一種與長期COVID癥狀相似的病毒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