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總結:
情人節撞正年初三赤口,啤呀姐同KC繼續吹水!今集一開波就呻食飽錄音勁辛苦,仲講到香港人新年菜式其實幾健康。跟住話題一轉,深入探討食素文化,由Vegan、Vegetarian講到未來肉,再講到有台灣Youtuber信民間偏方「蘋果汁排膽石」搞到同醫生Youtuber開火,真係花生友最愛!啤呀姐仲自爆買咗部KC勁唔鍾意嘅Canon M6,搞到KC大呻M6有幾慢幾玩具。兩人又激辯4K影片係咪真係咁重要,仲話Apple手機影相靚其實係靠「執相」!想知更多?快啲去聽足本版啦!
==支我地嘅各個連結:https://linktr.ee/whateverrrpodcast
節日與飲食文化
- 開場與節日問候:
- 錄音當日為2021年2月14日情人節,亦是農曆新年年初三(赤口)。
- 主持人互相祝賀情人節快樂 。
- KC表示對節日已無太大感覺,新年提醒反而比情人節多 。
- 啤呀姐提及以前在澳洲時,房東親戚眾多,新年會聚在一起大排筵席,非常熱鬧 。
- 新年飲食習慣:
- KC認為香港新年餸菜(如年初一吃齋)其實頗健康,清淡為主 。
- 啤呀姐表示媽媽煮的家常菜已訓練到少油少調味,但過年期間的餸菜偏油 。
- 健康飲食與素食觀:
- 主持人討論到年紀漸長,已不能吃太油膩和煎炸食物,否則會感「熱氣」及腸胃不適 。
- KC分享自己煮食習慣少油少鹽,外出用膳或外賣時常感油膩 。
- 討論素食:
- 素食者可靠維他命丸補充營養 。
- 有健身人士以營養補充品取代正餐 。
- 台灣7-Eleven設有素食專區 。
- 「未來肉」等合成素肉雖環保,但其化學成分及對身體的影響亦受質疑 。
- Vegan(純素)與Vegetarian(素食)的分別:Vegan不食用任何動物製品,包括蛋、奶、芝士等 。
- 啤呀姐認為飲食是個人選擇,不應過分批評他人,即使食素亦有不同原因和方式(如宗教原因不吃某些香料)。
- 主持人認為應尊重不同飲食選擇,不應將個人標準強加於人 。
YouTuber文化與內容創作
- Youtuber爭議事件:
- 提及台灣有Youtuber(姐姐)推崇民間療法(如飲蘋果汁排膽石),被醫生Youtuber質疑,引發爭論 。
- 主持人認為涉及專業知識(如醫療)的題材不應輕率評論,需有充分研究 。
- Podcast製作理念:
- 主持人表明其Podcast節目風格是隨性,不作太多前期準備或深入研究 。
- 認為「研究」是指對完全不熟悉的領域進行資料搜集,而日常接觸的資訊則不在此列 。
- 啤呀姐表示其個人頻道內容主要圍繞飛機,因這是她每日接觸的專業領域 。
- 內容創作的壓力:
- 啤呀姐提及YouTuber若將興趣變成全職工作,可能會因持續「嘔稿」的壓力而失去樂趣 。
- 認為應保留真正想做的創作,不受外界壓力影響 。
攝影器材與技術討論
- 啤呀姐購入Canon M6:
- 啤呀姐購入一部Canon M6相機 。
- KC對M6評價極差,憶述公司曾購入M6(或M50),認為其塑膠機身及鏡頭有玩具感,且操作反應緩慢 。
- KC試用過Canon陳列室的其他M系列相機(M50、M100),均覺得操作緩慢 。
- 啤呀姐認為M6對焦慢可以接受,因自己非專業攝影師,亦不追求極速對焦 。
- 相機對焦與用途:
- 討論到相機對焦速度需配合拍攝題材,如運動、小孩、動物等需要高速對焦及連拍 。
- 現時網絡評論常以偏概全,例如用不適合的標準去批評某相機的不足 。
- 啤呀姐認為Sony相機的產品線定位清晰(如A7S主打拍片,A7R主打拍照),不應混為一談 。
- 4K影片的迷思:
- 啤呀姐質疑4K影片的必要性,認為檔案大,且一般用途未必需要如此高解像度 。
- 主持人認同不同相機即使同樣標榜4K,其實際畫質亦有差異,數字不代表一切 。
- 討論到Apple產品(如iPhone、M1晶片)不強調硬件規格數字,而是著重用戶體驗和實際效果 。
- KC認為手機拍攝的8K影片,若內容欠佳,高解像度也無意義 。
- 批評部分Youtuber將1080p影片強行拉伸至4K,認為此舉不合理,低解像度畫面放大並不能無中生有地增加細節 。
- 強調手機感光元件與專業相機感光元件在數據量上的根本差異,手機相片質素高有賴於其運算處理 。
- 個人攝影體驗與後期編輯:
- 啤呀姐分享用Canon 200D及Sigma鏡頭拍攝房東小孩生日派對的經驗,認為DSLR的觀景器拍攝體驗有趣 。
- 認為macOS或iOS內置的「相片」App已足夠應付一般非專業執相需求,可調整白平衡、色彩等 。
- 「相片」App亦支援RAW檔編輯,甚至可將相片編輯功能套用於影片調色 。
- 啤呀姐提及拍攝室內派對影片時,因燈光昏暗及忘記調整收音咪設定導致爆咪 。
- 認為DSLR機身上較多實體轉盤,方便在拍攝時快速調校設定(如快門、ISO、光圈)。
- Canon M系列鏡頭群:
- 啤呀姐認為Canon M系列鏡頭選擇不足,且多為細光圈鏡頭(如f/3.5-6.3),不利低光拍攝 。
- KC認為M系列鏡頭以輕便為主,故在光圈上有所取捨 。
- 提及Tamron新推出的17-70mm f/2.8鏡頭 。
- 手機攝影與相機的取捨:
- KC的朋友質疑啤呀姐花2000元買四顆iPhone外置鏡頭,不如買一支大光圈相機鏡頭 。
- 啤呀姐認為外置鏡頭主要為「玩味」及彌補iPhone SE單鏡頭的不足,且其總價仍遠低於一部iPhone 12 Pro 。
- 主持人認為應視乎拍攝目的及對方便性的追求,iPhone拍Vlog的優勢在於輕便及已完成基本後製,無需額外調色 。
- 啤呀姐指出iPhone自拍時無法看到螢幕(除非配合Apple Watch作觀景器),且前置鏡頭質素不及後置 。
- GoPro與運動相機:
- 啤呀姐認為GoPro等運動相機因其廣角特性,自拍時不需太擔心是否完全入鏡 。
- 提及小米有新款手機在鏡頭旁增設小螢幕,方便後置鏡頭自拍時取景 。
- 回憶Sony Ericsson舊款CyberShot手機亦有類似的反光鏡設計,方便自拍 。
#是但啦 #廣東話 #吹水 #podcast #cantonese #whateverrr
[本集Podcast 總結及內容大綱由AI生成,可能存在偏差或遺漏。如果想了解更多詳細內容,建議你聽返完整嘅Podcast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