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總結:啤呀姐喺澳洲嘅慢活人生大公開,原來佢得閒會自己一個去公園散步思考人生,仲話會同上帝傾偈喎!講到刺激,佢竟然去咗學Krav Maga,仲自爆俾個13歲小鮮肉打到心口瘀咗一大撻,真係聽到都覺得痛呀!另一邊廂,啤呀姐又化身愛情顧問,聽佢個TB金髮閨密呻爆同另一半感情觸礁,仲大談「依附理論」,分析得頭頭是道!至於KC呢,就分享咗佢買傢俬嘅慘痛經歷,淘寶同IKEA之間嘅愛恨情仇,真係唔聽唔知咁多蝦碌嘢!今集內容豐富到爆,快啲去聽足本版啦!
==支我地嘅各個連結:https://linktr.ee/whateverrrpodcast
以下係今集嘅內容大綱:
啤呀姐澳洲慢活新體驗
- 心態轉變與慢活哲學
- 啤呀姐分享自己經歷咗「沉淪」期後,心態有所轉變,唔再強逼自己參與社交活動,反而享受獨處。
- 覺得而家嘅生活「It's just different now」,而且係好嘅改變。
- 相信世界上發生任何事都有原因,開始接受命運、宇宙嘅安排。
- 提到以前一年,曾經對生活感到迷茫,唔知自己想做乜,冇嗜好,唔鍾意份工。
- 愛上獨自散步嘅療癒
- 啤呀姐發現自己真心鍾意散步,仲要係自己一個散步,多過有人陪。
- 澳洲地方大,人煙稀少,好適合一個人散步,例如佢常去嘅Night Cliff同East Point。
- Night Cliff比較多人,有餐廳、泳池,多啲嘢睇;East Point就少人好多,可以行足兩個鐘都見唔到人。
- 散步時會隨意咁「同上帝傾偈」(casually talking to God),覺得咁樣令自己感覺良好。
- 以前揸車、瞓覺都要聽Podcast,而家反而享受唔聽任何嘢,感受外界嘅聲音。
- KC回應:提到Apple Fitness Plus入面有個叫「Time to Walk」嘅功能,同埋香港有個YouTube Channel叫「懷疑人生就去散步」,都係推廣散步嘅好處。
- 啤呀姐總結:慢活,俾時間自己思考,係一件好事。
- 挑戰Krav Maga (以色列近身格鬥術)嘅苦與樂
- 啤呀姐一星期上三堂Krav Maga,雖然初頭肌肉酸痛到「痴線」,但慢慢適應咗。
- 分享唔同導師同班別嘅特色:
- 星期二男導師(老細)教:學被鎖頸時點樣掙脫同反擊。有個練習係要合埋眼,然後會有人隨機過嚟攻擊你。
- 星期三純女仔班:教學內容更貼近女性日常可能遇到嘅情況,例如有人想非禮你,點樣及早制止。 動作包括好多瞓喺地下用pat pat發力嘅踢腿,搞到盤骨都痛。
- 星期四女導師帶男女班:同一個13歲但已經六呎高、練咗兩年嘅男仔對練,啤呀姐負責拎住個kick shield俾佢踢,結果個shield嘅角位撞到佢左邊心口瘀咗。 啤呀姐笑言對方太大力,自己只係第二個星期上堂,完全招架唔住。
- 反思:以前喺香港有玩開童軍同其他體育活動,但去咗澳洲十年,所有嗜好都冇咗,淨係掛住返工同同朋友出去玩,搞到生活有啲空虛。而家終於搵返啲嘢俾自己做。
- 靈性成長與放下執著
- 啤呀姐再次提到開始祈禱,覺得係為咗令自己舒服,可以搵個對象傾訴。
- 覺得有啲嘢係命運安排,用邏輯解釋唔到,所以學識「let go」,唔再鑽牛角尖。
- KC回應:引用《不夠善良的我們》(劇中提及林依晨角色)嘅對白:「沒有一個人是可以完全了解另外一個人的」,所以唔需要強求去理解人。
- 啤呀姐:「放下」同「忘記」係兩回事。佢慶幸自己記性唔好,好快會唔記得啲唔開心嘅事。KC就話自己記性好,好痛苦。
啤呀姐與閨密嘅感情烽火台
- 金髮朋友嘅感情煩惱
- 啤呀姐同一個金髮朋友食早餐,傾開偈。
- 朋友同佢女朋友一齊去做couple counseling,但情況冇好轉。
- 朋友覺得自己有時要「educate her partner」,啤呀姐覺得呢種「老師與學生」嘅關係唔多健康。
- 朋友嘅伴侶好努力睇書、做自己嘅therapy,但啤呀姐提醒朋友,有時吸收太多資訊,冇時間消化都唔係好事。
- 朋友呻聖誕新年期間同伴侶有大爭執,但最後決定再試一次。
- 啤呀姐引導朋友思考,其實佢係咪享受單身,因為朋友之前long-distance咗好耐,而且自己一個住嗰陣覺得好自在。
- 朋友同現任一齊之前,同上一個男朋友拍咗六年拖,之後好快就同現任一齊,幾乎冇單身過。
- 啤呀姐懷疑佢哋買屋可能係想「救返段關係」,但認為呢啲舉動通常都唔會有好結果。
- 深入剖析Attachment Style (依附理論)
- 啤呀姐同朋友討論佢哋嘅attachment style。
- 啤呀姐解釋三種主要嘅insecure attachment style:
- Anxious (焦慮型): People pleaser,好驚被拒絕,想時刻黐住對方,因為細個可能感受唔到足夠嘅愛。
- Avoidant (逃避型): 驚咗愛同被拒絕,當感受到太多情感或者有爭執就會想走佬,壓抑自己嘅感覺。
- Secure (安全型): 能夠清楚溝通自己嘅需要,亦知道自己想要乜。
- 朋友本來覺得佢伴侶係secure,因為對方童年冇乜問題。 啤呀姐指出,唔一定童年差先會有attachment issue。
- 經過討論,朋友開始覺得伴侶可能係avoidant,因為嗌交時會想行開。
- 啤呀姐強調,呢啲style只係一個標籤,唔係絕對,一個人可以係幾種style嘅混合體,而且可以透過努力變返secure。 最重要係做好自己,唔好隨便label人。
主持人KC嘅生活點滴與觀察
- 家品購物樂與怒
- 淘寶「類無印」層架: KC想買層架放錄音室,比較過IKEA(太大件)、無印(送貨煩)同淘寶。 最後揀咗淘寶一款聲稱「出口日本」嘅「類無印」款,貪佢送貨相對方便。KC詳細分享咗安裝過程,話啲木板味幾大,但包裝唔錯,結構都幾穩陣,螺絲位都開好,整體滿意。
- IKEA購物蝦碌: KC去IKEA買廚房用品,買咗啲油壺、醬油壺,諗住買埋個架仔裝住佢哋方便用。點知冇度清楚尺寸,個架仔太大,搞到個櫃桶閂唔到,結果成套掉咗。
- KC嘅購物忠告: 網購買傢俬或者櫃入面嘅嘢,一定要喺屋企拎住把尺度清楚先好買,千祈唔好喺公司憑感覺落單。
- 科技產品體驗與新聞
- 影音器材: KC買咗個無線咪adapter,試過之後覺得聲音嘅dynamic range細咗,冇插線咁清晰,但尚可接受。另外買嘅無線耳筒接收器就有延遲,唔多掂。
- Apple Vision Pro: KC睇咗Apple Vision Pro嘅Guided Tour影片,大讚Apple嘅製作好有故事性,識得用情感去聯繫用家(例如播用iPhone影嘅Panorama相),而唔係齋sell技術。 不過,佢都指出FaceTime入面嘅虛擬人像(Persona)效果有啲「恐怖谷」,覺得Apple喺呢方面仲有進步空間。
- 音樂推介:趙雷《我記得》
- KC煮飯時聽Podcast,聽到主持介紹大陸歌手趙雷嘅歌《我記得》。
- 主持話呢首歌詞寫得好靚,關於放下、忘記、輪迴嘅主題,例如「我身體背著很重的行李,游入尼羅河底」,KC聽完都覺得好好聽,推介大家去聽。
- YouTube生態反思
- KC睇到MKBHD嘅片,講近期好多YouTuber宣布「退休」或者減少更新,例如Tom Scott。
- KC認為,呢啲有心做高質內容(例如深入研究、去唔同地方拍攝)嘅創作者離開,可能係因為YouTube平台嘅運作模式(例如要追演算法、應酬觀眾口味)同佢哋想專心創作嘅初衷有衝突。
- 順帶一提,KC呻自己個Podcast嘅Facebook Page好難delete,Meta啲設定好蠱惑。
共同話題與人生哲學
- 社交與獨處嘅平衡
- 啤呀姐分享,佢同朋友可以舒服到坐喺度唔講嘢都OK。 佢覺得如果同一個人相處,需要不停搵話題去填補沉默,咁段關係就唔多掂。
- KC都認同,真正嘅朋友係唔需要每日傾偈,隔一排先見面反而更多嘢分享。
- 啤呀姐認為社交媒體上嘅所謂friendship或者connection唔夠真實,佢比較鍾意真實嘅交流。
- 學識「放下」與「接納」
- 兩位主持都認為,唔需要強求完全理解其他人嘅行為同決定。
- 只要其他人嘅行為唔影響到自己心理狀態,就由得佢哋,唔好太上心,因為好多時人哋嘅行為係源於佢哋自己嘅經歷或trauma。
- 啤呀姐總結,好多時人哋嘅「奇怪」行為,可能係源於佢哋self-esteem比較低,或者根本唔知自己想要乜。
- KC最後提到,有時唔諗咁多,可能會少啲煩惱,「你不用拿起,更加不需要放下」。
#是但啦 #廣東話 #吹水 #podcast #cantonese #whateverrr
[本集Podcast 總結及內容大綱由AI生成,可能存在偏差或遺漏。如果想了解更多詳細內容,建議你聽返完整嘅Podcast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