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總結:啤呀姐飛完巴黎返澳洲,一輪嘴呻爆機場過關有幾咁煩,仲自爆張落地簽證原來已經用咗,差啲過唔到關!講起健康,KC又呻手腕痛到想喊,試勻各種貴價滑鼠墊都冇乜效。啤呀姐就慘情啲,之前嘔到七彩之後,而家食嘢都驚驚青青,油膩嘢完全唔敢掂,搞到個人瘦咗成個碼!兩人仲大爆買嘢買到失心瘋,由三百幾蚊嘅滑鼠墊、L形電視架,到最新款嘅標籤機同想買嚟操肌嘅引體上升棒 都唔放過。屋企部吸塵機械人又扭計唔肯入廚房,真係聽到都覺得勞氣!
==支我地嘅各個連結:https://linktr.ee/whateverrrpodcast
Podcast 內容大綱
健康大小事
- KC呻手腕痛,試過唔同解決方法:
- 舊年已經痛過,當時換咗凳同升降台 。
- 最近又痛,買咗塊三百蚊嘅滑鼠承托膠墊,但覺得冇乜特別感受 。
- 認為用Apple嘅Trackpad係有效方法,但會降低工作效率 。
- 買過Logitech MX系列嘅曲面鍵盤、垂直滑鼠同Trackball都冇用 。
- 結論可能係用繪圖板會好啲,但太佔位置 。
- 亦買咗運動護腕,但要買可以綁住手指公嗰隻先固定到 。
- 主持人覺得呢啲係老人家病痛,用電腦多嘅人好多都有呢個問題,唔夠瞓或者太攰就會浮現 。
- 啤呀姐分享病後飲食狀況:
- 之前嘔完一輪,而家食嘢好小心,驚再嘔 。
- 食量大減,對油膩食物尤其抗拒,例如食飯時,雖然覺得炸油甘魚好食,但只敢食兩舊 。
- 強調唔係因為怕肥,而係怕再經歷嘔吐嘅不適感 。
- 體重由上次喺KC度磅嘅69公斤跌到66公斤 。
- 早餐會食,但之後可以全日到夜晚先食嘢,而且唔會覺得餓 。
- 知道就算唔餓都要食嘢,因為身體需要 。
- 食壽司食得落,但份量比以前少好多 。
- 飲茶食點心,例如燒賣、蝦餃,食一啖就可能唔想繼續 。
- 去食韓燒主要食菇同蔬菜,肉食一塊覺得好食但就唔想食第二塊因為怕油 。
- 睇牙醫經驗:
- 主持人去補咗牙,感覺到磨牙時有啲酸軟,過程包括磨牙同加藥水 。
- 牙醫話佢牙肉收縮情況良好,智慧齒生得唔錯,唔痛就唔使剝 。
- 皮膚乾燥問題:
- 主持人返到澳洲,朝早起身發現衫上面好多皮屑,覺得又開始脫皮 。
科技與購物樂
- KC買嘅滑鼠承托膠墊:
- 三百幾蚊一件,係一塊硬膠,放喺滑鼠尾部,令成隻手腕可以一齊移動 。
- 用後感係手部活動會多咗,但唔算特別輕鬆 。
- 電視架:
- KC買咗個L形嘅電視架,可以掛電視又唔使鑽牆 。
- 放喺床前面,就算倒塌都會俾床頂住 。
- 覺得畫質對比Projector好好多 。
- 吸塵機械人:
- KC買咗新嘅吸塵機械人,但佢唔肯入廚房 。
- 試過換唔同高度嘅斜台,想引佢入去都唔成功 。
- 有次推佢入去,佢自己又走返出嚟 。
- 懷疑係AI功能令佢唔敢行近障礙物,或者地圖畫得唔好 。
- 不過,最終成功令佢入到廚房,覺得佢吸完塵會自動清潔抹布呢點幾好,整體乾淨度有提升 。
- 主持人嘅型號係舊款,換水模式只有「掃完房先洗一次」或「每掃20平方米洗一次」,覺得唔太適合香港家居大小 。
- 打算上淘寶買新嘅斜台俾吸塵機械人用,等佢可以入到廁所 。
- 標籤機:
- KC鍾意用標籤機,以前用過有鍵盤嘅,亦買過連接iPhone嘅版本 。
- 覺得有鍵盤嘅最直接,但連接iPhone嘅可以排版同儲存歷史記錄 。
- 最近見到廣告有部二合一(有鍵盤又可以連接iPhone同電腦)嘅標籤機,賣798蚊,已經買咗等送貨 。
- 期待用嚟整理衣櫃,標示唔同類型嘅衫放喺邊格 。
- 引體上升棒:
- KC想買引體上升棒夾喺門框用 。
- 淘寶見到一款設計係支棒左右兩邊有長棍支撐,但因為包裝超過一米,唔可以自取,要等送貨上門,覺得好煩 。
旅遊與機場體驗
- 啤呀姐去巴黎轉機返澳洲Darwin:
- 香港飛巴黎機程10個鐘,但因為之前一晚同朋友聚會搞到凌晨3、4點先瞓,所以上機就瞓著咗,連起飛都唔知 。
- 國泰航空嘅飛機餐覺得普通,雪糕最好食 。
- 喺巴黎機場過關時遇到問題,以為上次嘅落地簽證未過期,點知關員話張證已經用過咗,要重新搞過 。
- 原來轉機都要出境再入境,所以要新簽證,使咗50澳幣 。
- 機場增設咗類似香港e道嘅自助過關機,啤呀姐試用成功,慳返排隊時間 。
- 啤呀姐一度用澳洲護照嘗試過境,但因為簽證係用香港護照攞,所以要俾返香港護照關員處理 。
- 覺得機場過關程序好煩,尤其係要將所有嘢拎出嚟再放返入去,好大壓力 。
- 提到Darwin機場嘅安檢比較新,電子產品唔使拎出嚟 。
- 去美國時試過用電腦袋裝晒所有電子嘢,方便拎出拎入 。
- 最討厭係入境前要揸住張boarding pass同護照,又要除褸除帽,好狼狽 。
家居與清潔煩惱
- 抽濕機去水喉問題:
- KC搞抽濕機去水喉,發現喉管一定要向下,如果唔係水會倒流 。
- 試過因為喉管有高低起伏,搞到水倒流返入水箱,令水箱滿瀉 。
- 想整得靚啲,但受制於櫃後面嘅去水位,好難完美 。
- 屋企外面搭棚大維修:
- KC屋企樓下已經搭好棚準備大維修,覺得效率好高 。
- 家居清潔:
- 主持人返到屋企第一件事就係清潔,抹勻所有平面,開空氣清新機,換床單 。
- 燒賣發霉事件:
- 主持人諗住蒸燒賣食,點知發現啲燒賣(非冰格儲存)發咗霉,每粒都有綠色點,最後冇食到 。
飲食習慣改變
- 啤呀姐近期冇乜胃口:
- 去食韓燒放題,食咗兩三轉(牛丸、菇、幾塊肉)就話夠,朋友老公都覺得佢食得少 。
- 過去一個星期喺香港都冇乜點食嘢,同KC食嗰餐算食多咗,但都係就住就住食 。
- 以前可以食半碟炸油甘魚,而家只食兩塊,雖然好好食但覺得肥,同埋有罪惡感 。
- 連豬油撈飯都因為個名而唔敢食 。
- 強調冇胃口唔係因為罪惡感,而係食兩啖就覺得夠,同埋怕再嘔 。
- 主持人(啤呀姐)回應KC對飲食嘅睇法:
- 認同KC講,身體習慣咗食得少未必好,就算唔餓都要食嘢 。
- 凍檸茶要少甜,因為唔可以食太多糖 。
- 聽YouTube啲營養師講,唔可以迫自己食唔鍾意嘅嘢去減肥,要搵啲相對健康而自己又鍾意食嘅嘢 。
- 自己食韓燒都係食菇同菜多,肉食一塊就夠,因為會覺得油 。
- 上次去巴黎等上機買咗個大春卷,好好食;今次再去,驚食唔晒半個,最後只係買咗個細包加咖啡就夠 。
- 上Jet Star飛機有包餐,叫咗千層麵,但覺得釘出嚟嘅嘢唔好食,只係食咗面頭啲芝士同少少肉醬就冇食 。
- 覺得自己而家好避免油膩嘢,但又擔心會唔會搞到便秘 。
社交及人際觀察
- 啤呀姐同中學朋友聚會:
- 星期五晚約咗中學朋友食飯,因為個個都忙,搞到最後一日先約到,食到凌晨一點幾 。
- 馬灣印象:
- 主持人同家姐去咗馬灣,覺得嗰度幾靚,人少,租金相對平 。
- 出入要搭指定巴士或船,揸車要有住戶證 。
- 有朋友最近搬咗入馬灣住 。
- 覺得如果唔使凌晨兩三點返屋企,住馬灣都OK,但日日出入轉車會好攰 。
- 深水埗多人:
- 主持人返深水埗買嘢,覺得地鐵站行返屋企條路好多人,好辛苦 。
- 好似有電腦節之類嘅活動,更加多人 。
- 媽媽無限供應食物:
- 媽媽又俾咗好多生果同菜佢,但主持人覺得自己食唔晒,上次啲菜心都冇食到爛咗 。
- 推卻飯局:
- 姐夫嘅媽媽(姐姐嘅奶奶)想約食飯,但主持人媽媽已經幫手推咗 。
- 主持人覺得同奶奶輩冇乜話題,之前返嚟已經飲過茶 。
- 伯母想約食飯都推咗,覺得有原因推飯局好開心 。
- 星期四晚同姨媽姑姐食歡送火鍋,都只係食咗好少嘢(三粒雲吞、兩碗菜)。
- 出席教育研討會:
- 主持人去咗個類似研討會嘅活動,聽啲學生分享對教育嘅睇法 。
- 印象較深係有兩個港大嘅女仔講P-Learning(同輩學習),覺得如果由教授同學生去教會有階級感,同輩之間學習可以建立更好嘅互動 。
- 亦有人講用Zoom同Face to Face睇醫生係兩回事,醫科生都需要呢啲軟技能培訓 。
- 女性朋友間嘅話題:
- 主持人星期五晚同女性朋友吹水,話題包括邊個同學結咗婚又離咗婚,或者邊個暗戀人成功追到手,半年內閃婚 。
- 有朋友分享生「朱古力瘤」嘅經驗,提醒女性如果經期長期有血塊就要去檢查 。
- 主持人自己都諗住要做身體檢查,但覺得喺外國自己一個搞好麻煩,唔知點約同講想驗乜 。
#是但啦 #廣東話 #吹水 #podcast #cantonese #whateverrr
[本集Podcast 總結及內容大綱由AI生成,可能存在偏差或遺漏。如果想了解更多詳細內容,建議你聽返完整嘅Podcast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