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總結:
今集啤呀姐一開波就自爆考完IELTS,仲話General級嘅閱讀同聆聽超簡單,但寫作就好似幫KC做緊Project Management功課咁!講到寫字,原來字體大細、間距可以分析性格,啤呀姐仲話自己寫字tracking開,即係唔多鍾意社交,真係估你唔到!KC就繼續呻功課,話Turnitin捉抄襲捉到連Wikipedia都要改字眼。講到科技嘢,啤呀姐又買新咪,大讚Rode Wireless Go II可以內錄音唔怕斷線,仲研究埋ND Filter點用。想知佢哋點睇Apple Watch睡眠監測有幾廢?快啲聽返全集啦!
==支我地嘅各個連結:https://linktr.ee/whateverrrpodcast
週末日常與睡眠習慣
- KC的週日作息:
- 週日起床後煮食,然後躺在床上看YouTube,容易再度入睡,斷斷續續睡到傍晚,接著洗澡、吃飯、錄Podcast。
- 啤呀姐的睡眠困擾與IELTS考試:
- 因翌日需早起考IELTS,啤呀姐週五晚睡眠質素極差,只睡了一個多小時。
- 她認為睡一兩個小時的「淺眠」狀態,可能比進入深層睡眠後被突然叫醒感覺更好。
- Apple Watch睡眠監測功能:
- KC使用付費App配合Apple Watch監測睡眠,但認為其作用不大,即使數據顯示有深層睡眠,起床時依然疲倦。
- App設有淺層睡眠喚醒功能,但對KC無效。
IELTS考試經驗分享
- 考試版本與難度:
- 啤呀姐應考的是IELTS General Training(通用模式),而非Academic(學術模式)。
- General Training主要供申請工作簽證之用,Academic則為升學。
- 啤呀姐憶述三年前考General Training時,閱讀和聆聽部分獲滿分,認為相對簡單。
- 閱讀理解部分 (General Training):
- 題型包括True/False/Not Given、選擇題 (MC) 及填充題 (Fill in the blanks)。
- 啤呀姐認為True/False/Not Given中的False與Not Given難以分辨。
- 其中一篇閱讀文章關於筆跡學 (Graphology),分析字體大小、方向、字距等如何反映性格及被應用於招聘。
- 例如字與字之間空間 (Tracking) 較闊的人,可能傾向獨立工作。
- 啤呀姐認為這次閱讀理解的文章內容有趣,讓她在考試中有所得著。
- 聆聽部分:
- 啤呀姐認為聆聽部分與Academic模式題目相同,相對簡單。
- 題型包括填寫個人資料(如捉賊報案時提供姓名、電話等,部分會串出),以及選擇題。
- 寫作部分 (General Training):
- Task 1:書信寫作,題目較生活化,如投訴鄰居亂放垃圾。需包含描述情況、解釋問題及提出解決方案三要點,約150字。
- Task 2:議論文,與Academic模式題目相同。啤呀姐的題目關於現代人喜歡駕車多於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看法。
- 她結合澳洲(如Darwin、Perth)公共交通不便,及對比悉尼(有App追蹤巴士)的情況作論述。
- 提出改善公共交通的建議時,戲稱可參考其Project Management功課,成立團隊並邀請香港或日本專家協助。
- KC的功課與學術論文:
- KC的Project Management功課獲46分,啤呀姐笑稱下次可再找她「做」功課。
- 討論到做功課的心態,啤呀姐不追求高分,只求完成;KC則視乎科目興趣。
- 提及大學為取獎學金 (Scholarship) 而努力讀書的壓力。
- KC分享其「學霸」同學為保持成績以獲學費資助的努力。
- 討論學術論文抄襲檢測系統 (Turnitin) 的運作,KC的功課相似度達30%以上,因引用了題目及網上資料。
- 啤呀姐提及以前大學論文需嚴格遵守引用格式(如Harvard、APA),但她讀創作媒體時較少寫論文,多以作品呈現。
- 認為Reference(參考文獻)部分有時可「充字數」。
網上學習與教育制度
- 網上學習的常態:
- 主持人認為網上學習已成趨勢,尤其在疫情下。
- 啤呀姐認為網上學習需有時間表,否則學生可能過於自由。
- 課堂參與與點名制度:
- KC提及大學有計算平時分或參與分的科目,對不常發問或「走堂」的學生不利。
- 啤呀姐認為學生是否出席課堂,問題核心在於課程內容是否吸引及老師是否有料,而非點名與否。
- 啤呀姐憶述第一間大學 (UNSW) 要求記錄學生出席率的原因:
- 若學生考試不合格並投訴教學質素,出席率是校方評估的參考之一。
- 國際學生簽證要求至少七成出席率,以防學生藉讀書為名,實際主要目的是工作。
- 啤呀姐認為若老師一開始便說明點名原因及規則,她會較易接受;但若中途突然改變規則,則令人反感。
- KC作為老師,有時為方便管理,會要求學生離開課室時作記錄,以免發生意外時無法追蹤。
- 批評部分學生濫用老師的彈性處理,例如集體早退。
- 強調出席記錄在緊急情況(如火警疏散)時的重要性。
科技產品與私隱
- 疫情下的資料收集:
- 提及現時參與很多活動均需掃描二維碼登記資料,以便追蹤潛在的社區傳播。
- Google與Apple合作推出「暴露通知API」(Exposure Notification API),透過藍牙偵測用戶與確診者的接觸歷史,過程中採用隨機ID以保護私隱。
- 啤呀姐認為大眾對此類由大型科技公司推出的API,在私隱方面的疑慮相對較小。
- 個人資料與廣告電話:
- 啤呀姐表示自從第一次透過中介公司租屋後,便開始收到大量廣告電話,懷疑個人資料被轉售。
- 香港盛行使用App攔截滋擾電話。
- 留言信箱的使用體驗:
- 啤呀姐不喜歡傳統留言信箱的操作,如需逐個聽取及刪除。
- KC則使用iPhone的語音轉文字留言功能。
- 啤呀姐提及iPhone的Visual Voicemail功能在香港未能普及。
- Apple舊產品與二手市場:
- 啤呀姐憶述曾在大學免費物資房拾獲舊款Apple有線鍵盤,清潔後使用多年,最近以不錯價錢賣出。
- 因在家工作需求增加,舊款Apple鍵盤在二手市場升值。
- 討論到Apple G4年代的透明底白色鍵盤,外觀漂亮但手感不佳。
- 鍵盤選擇與人體工學:
- KC主力使用機械鍵盤,因不喜歡數字鍵盤 (Numpad) 佔用桌面空間及影響滑鼠擺放。
- 曾嘗試獨立Numpad,但因其非固定,使用不便。
- 啤呀姐提及一款將方向鍵與英文字母區緊密排列的機械鍵盤設計,但該Leopold品牌產品在香港貨源少。
- 討論到MacBook Pro的非T字形方向鍵設計,容易按錯。
- KC曾因手痛考慮Microsoft的人體工學鍵盤。
- 提及電容式鍵盤 (Capacitive Keyboard) 的手感,價錢昂貴。
- 機械鍵盤軸體選擇:由追求爽脆聲響的青軸,轉為手感更平衡舒適的茶軸。
- Apple Magic Mouse與Apple Pencil充電設計:
- 批評Magic Mouse需反轉充電的設計,但啤呀姐認為其快速充電功能(充電三分鐘可用一小時)彌補了不便。
- 認為Apple Pencil早期需插入iPad充電的設計,是考慮到用戶無需額外攜帶充電器,且短時間充電已足夠應急使用。
iPhone 容量與影片拍攝
- iPhone儲存容量的考量:
- 啤呀姐的16GB iPad因現時App容量大而不敷應用。
- Apple向學校銷售特供的128GB M1 MacBook Air,因學校著重成本效益。
- iPhone XS 二手交易:
- 啤呀姐早前購入的二手64GB iPhone XS,現已成功賣出並賺了150澳元。
- 正考慮購入256GB版本,或iPhone 11(有128GB選擇及廣角鏡)。
- iPhone多鏡頭影片拍攝:
- 啤呀姐用KC的手機測試前後鏡頭同時錄影功能,發現30分鐘的1080p影片已佔用16GB。
- Rode Wireless Go II 與 Rode NTG:
- Rode Wireless Go II的接收器可獨立錄音,不怕無線斷線時遺失音訊。
- Rode NTG Shotgun咪可透過Type-C連接iPad。
- 啤呀姐測試後發現,原裝Lightning轉Type-C線未能令NTG在iPhone上正常運作。
- 若Wireless Go II能實現立體聲收音,將非常適合Vlog或輕便收音。
- ND Filter 的選擇與應用:
- 啤呀姐已訂購Variable ND Filter(可調式減光鏡)。
- Fixed ND Filter(固定減光鏡)通常畫質較佳。
- ND Filter用於在強光下拍攝影片時,能降低入光量,以便使用較慢快門速度(如1/50s)來獲得更自然的動態模糊。
- 啤呀姐在沒有ND Filter的情況下拍攝Vlog,畫面過曝,被迫使用自動模式。
- 自動模式與手動模式:
- 啤呀姐認為現時相機的自動模式已相當出色。
- 但她享受手動拍攝的學習過程和樂趣。
- KC認為攝影規則是參考,熟悉後可按情況打破,以達到創作目的。
#是但啦 #廣東話 #吹水 #podcast #cantonese #whateverrr
[本集Podcast 總結及內容大綱由AI生成,可能存在偏差或遺漏。如果想了解更多詳細內容,建議你聽返完整嘅Podcast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