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總結:
今集啤呀姐話Vlog原來勁難拍,向一眾Youtuber致敬!講到拍Vlog神器GoPro,啤呀姐就狂呻啲檔案名亂七八糟,又成日過度曝光,搞到佢勁頭痕。啤呀姐就繼續佢嘅網上賣嘢奇遇,今次賣二手鏡頭又賺咗筆,但都話好煩!最爆笑係啤呀姐屋企竟然有青蛙喺廁所馬桶出現,仲要兩次!佢仲分享咗大戰飛天曱甴嘅恐怖經歷。另外,KC就用抽濕機抗蟲,啤呀姐喺澳洲太乾反而要用加濕器,點知畀電工打翻搞到濕晒張床!想知更多笑料?快啲聽啦!
==支我地嘅各個連結:https://linktr.ee/whateverrrpodcast
Vlog拍攝與YouTuber生態
- Vlog拍攝的挑戰:
- 啤呀姐認為Vlog拍攝難度高,對Youtuber表示敬佩 。
- 主持人認為Vlog的質素很主觀,視乎個人口味 。
- 啤呀姐指出Vlog頻道較難吸引新觀眾,除非Youtuber本身已有知名度或Vlog有特定主題/教育意義 。
- YouTube內容趨勢:
- 即使是M1晶片等熱門話題,Youtuber仍能持續推出新影片 。
- 啤呀姐提及觀看修復舊電腦或介紹舊款電腦(如Pow[er]book)的YouTube影片 。
- 介紹Youtuber社群發起的特定月份主題活動,如三月的「MarchIntosh」(Macintosh)和十二月的「DOSember」(DOS系統) 。
- 提及在舊款Macintosh SE電腦中發現的彩蛋 (Easter Egg),顯示開發團隊照片 。
- KC追蹤一個將M1 Mac mini主機板裝入舊iMac機殼的Youtuber 。
- 二手電腦選購與檢查:
- KC從該Youtuber影片中學習到購買二手手提電腦的檢查要點,如檢查底板是否有水漬損壞的標記 。
- 清潔二手電腦內部塵埃的重要性 。
- Youtuber內容重複性:
- 啤呀姐曾追蹤一位名為「The Everyday Dad」的Youtuber,後因其內容(如M1相關影片)重複性太高而取消追蹤 。
- 提及美國已有翻新 (Refurbished) M1 Mac出售,但澳洲當時尚未有 。
- 香港Apple Refurbished Store提供MacBook、iPad、iPod Touch及Apple TV等翻新產品,但沒有iPhone及iMac 。
二手買賣經驗
- 啤呀姐賣二手Sigma鏡頭:
- 早前啤呀姐以370澳元連機身購入該Sigma鏡頭,機身已成功以360澳元(連同200D的Kit Lens)賣出 。
- KC在eBay以250澳元開價放售該Sigma鏡頭 。
- 曾有買家訊息詢問能否以350澳元「Buy It Now」價購買,啤呀姐拒絕 。
- 最終鏡頭以257澳元在eBay賣出,啤呀姐認為雖然價錢不高,但仍有賺 。
- 啤呀姐賣二手腳架:
- 啤呀姐以70澳元賣出一個之前以66澳元購入的腳架,賺了4澳元 。
- 她推測購入時的低價可能是賣家標錯價或放錯產品列表 。
- 網上買賣的議價文化:
- 主持人認為網上買賣時買家議價是常態,但討厭不合理的劈價(如開價500元,對方還價250元) 。
- 啤呀姐表示自己放售物品時會預計買家議價,故定價會稍高 。
- 批評Facebook Marketplace等平台賣家常以「PM」(Private Message) 回覆價格查詢的做法 。
攝影與器材
- 啤呀姐的攝影練習:
- 上週拍Vlog,本週則練習拍照,同樣以跳傘活動為題材 。
- 認為拍片與拍照是兩回事,需分開練習 。
- 使用Live View與觀景器 (Viewfinder) 對焦方式不同,單反相機觀景器預設中央對焦,需手動調校對焦點 。
- 拍攝多人合照時,因光圈開太大 (f/2.8) 導致部分人脫焦,需縮小光圈以獲取更深景深 。
- 認為前期功夫(如相機設定、顏色調校)做得好,可減少後期執相工作 。
- GoPro使用問題多多:
- 檔案名稱不按順序排列,難以整理 。
- 影片時間戳不準確 。
- 自動模式下極易過度曝光,啤呀姐指其GoPro Hero 4在自動模式拍攝機艙內部時,畫面一片慘白 。
- 需進入ProTune模式並將曝光補償調至-1EV甚至-2EV才能得到較正常曝光 。
- ProTune模式不論解像度及幀率,檔案大小均非常龐大(64GB卡約錄2小時),因其錄製碼率固定在45Mbps 。
- 幀率設定會影響最低快門速度,如設定30fps,快門速度可低至1/30s,容易過曝;需設定較高幀率(如60fps)以提高最低快門速度 。
- GoPro App功能不足,部分設定(如ProTune)無法在App內調校,需在相機上操作 。
- 舊款GoPro(如Hero 4 Silver)電池續航力差,原裝電池約一小時便耗盡,副廠電池反而更耐用 。
- 啤呀姐認為GoPro的自動模式應設計得更完善,方便一般用戶「一按即拍」 。
- GoPro新型號與配件:
- GoPro Hero 9 Black在Amazon售價約545澳元 。
- Hero 9 Black可更換鏡頭,並有新的鏡頭配件可達至水平鎖定效果 。
- GoPro有雲端儲存及相機更換的訂閱服務,類似AppleCare+ 。
- 二手GoPro市場:
- 啤呀姐的Hero 4是二手購入,約80-90澳元一部 。
- 發現Hero 5二手價約250澳元,Hero 8則約2500港元,認為以其機齡而言偏貴 。
- 主持人認為GoPro每一代升級幅度不大,故舊型號仍有市場 。
- GoPro色彩與穩定系統:
- 啤呀姐批評GoPro的預設色彩過於飽和及銳利化 ("GoPro color"),需選擇Flat模式拍攝 。
- 讚賞GoPro的防震功能非常出色,無需額外穩定器也能拍出穩定畫面 。
- 穩定器 (Steadicam vs Gimbal):
- Steadicam是機械式穩定器,無需電力,靠物理平衡運作,學習曲線較斜,但效果自然 。
- Gimbal是電子三軸穩定器,需充電,較易上手,但有時畫面會過於平滑而顯得「假」 。
- KC提及一款手機Gimbal因充電口設計不佳,導致充電困難 。
- 相機用的Gimbal通常較重 。
- 有Youtuber自製成本約15美元的穩定器 。
- 穩定器的原理是透過配重及力矩平衡相機 。
家居生活與蟲患困擾
- KC的昆蟲恐懼症:
- KC對昆蟲(尤其是曱甴和螞蟻)極度恐懼和厭惡 。
- 憶述在書桌打字時感覺有東西爬上腳,發現是曱甴,立即用拖鞋拍死 。
- 提及「佛地魔」的比喻,指不能提及某些昆蟲的名字,否則牠們會出現 。
- 質疑曱甴在生態鏈中的作用 。
- 看過台灣Youtuber用各種自製裝置捉老鼠的影片,感嘆老鼠的聰明 。
- 家中書櫃層板內發現蟻窩,用酒精狂噴殺蟻,場面噁心 。
- 認為昆蟲喜歡潮濕環境 。
- 曾發現有昆蟲屍體卡在LCD電視螢幕面板內 。
- 啤呀姐的青蛙奇遇:
- 住在澳洲達爾文時,曾兩次發現有青蛙從馬桶水管爬入屋內 。
- 第一次嘗試沖水將其沖走不果,青蛙反而游上來;後來青蛙自行跳出馬桶,啤呀姐用雜誌和水桶將其移到屋外 。
- 第二次則用雜誌引導青蛙爬上,再拿到屋外處理 。
- 與飛蟲搏鬥的經歷:
- 啤呀姐憶述在澳洲寄宿家庭時,有飛天曱甴從冷氣風口掉下,與其搏鬥近半小時才成功殺死,並在撿拾屍體時受驚尖叫 。
- 認為昆蟲應與人類和平共處,不要互相騷擾 。
- 澳洲達爾文蒼蠅極多,常撞向人的眼耳口鼻 。
- KC表示現在敢用電蚊拍打蚊,甚至在5K螢幕前打蚊 。
- 抽濕機與加濕器的妙用:
- 啤呀姐在香港使用抽濕機後,家中飛蟲減少 。
- 啤呀姐在澳洲達爾文因長期開冷氣導致空氣乾燥,反而購買加濕器,睡前使用以改善口乾情況 。
- KC的Muji風格加濕器(實際為山寨版)曾被到訪的電工打翻,弄濕床鋪 。
#是但啦 #廣東話 #吹水 #podcast #cantonese #whateverrr
[本集Podcast 總結及內容大綱由AI生成,可能存在偏差或遺漏。如果想了解更多詳細內容,建議你聽返完整嘅Podcast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