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總結:今集《是但啦》Podcast,KC為咗個AirTag竟然諗住換iPhone,仲要係專登搵返舊款LCD螢幕嘅11,話OLED睇到眼都攰喎! 兩位主持人大談特談買舊科技產品嘅樂趣,由iPhone SE講到2010年嘅MacBook Pro,仲研究埋點樣換螢幕、加RAM,DIY精神大爆發! 講到AirPods Pro嘅透明模式就讚不絕口,話對老人家嚟講簡直係恩物,不過就彈AirPods Max個Dynamic EQ,話剪片會搞到聲音失真! 仲有,原來做跳傘飛機師都咁多驚險嘢,由開門閂門到乘客失驚無神撞埋嚟,真係聽到都牙煙! 最後仲分析埋新iMac點解用白色邊框,原來大有學問!
==支我地嘅各個連結:https://linktr.ee/whateverrrpodcast
KC嘅科技煩惱與AirTag情意結
- AirTag成為換機導火線:
- KC表示因為成日唔見嘢,尤其係AirPods個充電盒同Apple TV個遙控,所以對AirTag需求甚殷。
- 佢舉例話AirPods淨係得耳機會響,個盒唔見咗就冇符,搞到好狼狽。
- Apple TV個遙控又細又輕,成日喺床上面唔知飛咗去邊,甚至試過俾張被捲走飛落地。
- KC讚Apple原裝殼保護力強,iPhone飛落地都冇事。
- U1晶片嘅怨念:
- AirTag嘅精準定位功能(指住方向同距離)需要U1晶片支援,但KC用緊嘅iPhone SE冇U1。
- 只有iPhone 11 Pro、12 Pro或更新嘅機型先有U1晶片。
- LCD vs OLED 螢幕大作戰:
- KC當初為咗Touch ID同埋唔想用OLED螢幕而揀iPhone SE,因為佢覺得OLED睇得耐對眼好攰。
- 佢引述YouTuber影片,話鏡頭下OLED螢幕閃得好勁,雖然肉眼未必睇到,但眼睛肌肉會感受到疲勞。
- 換咗SE之後,眼睛疲勞情況舒緩咗好多。
- 而家為咗AirTag,焗住要考慮換返有U1晶片嘅iPhone 11(LCD螢幕)或12(OLED螢幕)。
- KC嫌iPhone 11太「肥」,但又唔肯定下一代會唔會有平價LCD機款。
- 換螢幕嘅迷思:
- 有提議過買OLED機再自己換LCD螢幕,話淘寶有得賣,因為OLED貴好多,所以會有平價LCD選擇。
- 但KC質疑改裝嘅可行性同效果,擔心非原裝螢幕顏色奇怪、冇咗True Tone,甚至影響Face ID或Touch ID。
- 而且換螢幕工序麻煩,隨時整壞其他零件,覺得唔值。
懷舊科技與DIY樂趣
- 鍾情舊款MacBook Pro:
- 主持們講笑話而家「老人家」鍾意買舊嘢,iPhone睇舊機,MacBook都係。
- KC想買部2012年或更舊嘅MacBook Pro返嚟玩改裝升級,例如加RAM、換SSD,因為自己唔係重度用家。
- 佢已經買咗部2010年嘅MacBook Pro (Core 2 Duo),之後再入手多部2012年嘅 (i5)。
- 提及舊款MacBook Pro仲可以換CD-ROM位做硬碟。
- RAM嘅價格迷思:
- 舊款MacBook Pro用嘅DDR3 RAM竟然比新嘅DDR4仲要貴。
- 二手原裝2GB DDR3 RAM喺eBay可以賣到幾十甚至過百蚊澳幣,全新嘅仲貴。
- DIY挑戰與YouTuber啟發:
- KC睇YouTube學點樣升級舊MacBook Pro,仲提及一個叫DIY Perth嘅YouTuber,讚佢DIY能力好強,例如將PS5改裝成金色。
- 主持人覺得拍DIY片好煩,要兼顧拍攝角度、燈光、剪接,非常佩服嗰啲DIY YouTuber。
- KC試過用磨車嘅蠟同磨砂機去磨iPhone XS花咗嘅螢幕,成功整走啲微花,但深嘅刮痕就冇辦法。
Facebook平台嘅使用體驗
- Facebook.com資源消耗大:
- Facebook.com非常消耗電腦資源,不論係Intel Mac定M1 Mac都會令部機變慢,睇兩睇片就開始疾。
- Messenger App一樣咁慢,開耐咗會自己重新開過。
- 形容Facebook取代咗以前KFC網站「電腦殺手」嘅地位。
- 二手買賣平台嘅煩厭:
- KC呻喺Facebook Marketplace賣嘢好煩,成日有人問啲無謂問題,例如「係咪仲有?」(明明個post先出咗一日),或者大幅鋤價。
- 佢試過賣iPhone開價600蚊,有人還價400蚊仲要加個「Please」。
音響設備同聆聽體驗
- AirPods Pro 透明模式嘅重要性:
- KC大讚AirPods Pro嘅透明模式,話戴住行街可以聽到環境聲,比較安全,尤其對老人家好重要。
- 佢話以前戴入耳式耳機只會戴一邊,而家有透明模式先會戴兩邊。
- 佢覺得透明模式嘅聲音好自然,有時甚至會唔記得自己戴住耳機。
- 飛機師用嘅降噪耳機(例如Bose A20)雖然降噪能力好,但都會保留返啲引擎聲,確保可以察覺到異常情況。
- AirPods Max Dynamic EQ嘅「伏」:
- KC發現用AirPods Max剪片時,佢個Dynamic EQ會自動調整聲音,搞到你以為EQ冇問題,但用普通耳機聽返就會發現聲音拆到飛起。
- 佢認為呢個功能睇戲聽歌係好,但做專業聲音剪輯就唔啱用,因為聽唔到最真實嘅聲音。
- 監聽耳機與喇叭嘅追求:
- 做剪輯應該用Monitor Headphone,因為聲音最原始、冇添加味精,先可以準確判斷。
- KC以前用Creative T40喇叭,覺得唔錯,但因為太高所以換咗Audio Engine,貪佢夠細可以擺喺螢幕底。
- 討論到喇叭嘅Bass,KC唔鍾意太重嘅Bass,覺得會影響清晰度,甚至會特登用EQ減Bass。
- Bose Soundbar Solo 5被投訴每次熄機再開都會重設輸入同音量,好麻煩。
- 舊款Creative喇叭可以同時播Aux同藍牙嘅聲,KC覺得呢個功能好好。
- 平價USB喇叭仔有時會有電流聲問題,尤其係插喺枱機。
工作與生活點滴
- 跳傘飛機師嘅日常與驚險:
- 分享做跳傘飛機師嘅經歷,例如要提點新飛機師報告跳傘者落地情況,等控制塔可以重新開放空域。
- 跳傘指導員體力消耗大,尤其係細粒嘅指導員帶住大隻嘅客人,需要練大隻啲先夠力。
- 開門跳傘時,機艙內氣流會改變,甚至會影響飛機平衡。
- 最擔心嘅係閂門步驟,要確保門鎖好,如果唔係高速下降時門爆開會好危險。
- 閂門需要靠飛機側滑(Sideslip)產生嘅阻力,先可以將門自動拍埋。
- 記憶力衰退嘅感慨:
- 主持人講到年紀大咗記性差,例如唔記得自己有冇鎖門、過馬路有冇睇車、沖涼有冇洗頭。
- 試過揸車返到屋企,但完全唔記得途徑,覺得好恐怖。
Apple新產品討論
- 新iMac設計語言:
- KC提到YouTuber Luke Miani分析新iMac點解用白色/淺色邊框,係為咗令設計更大眾化、好玩啲,配合淺色家居環境,如果用黑色邊框會好怪。
- 呢個設計回歸到初代iMac G3嘅多彩概念,希望吸引更廣泛嘅用戶群。
- Apple產品線趨向清晰,分Consumer同Pro級別,例如iPhone 12多彩,Pro就沉實啲;iPad Air多彩,Pro就冇咁多色。
- 新iMac冇咗下巴個Apple Logo,KC覺得有啲唔慣,個位空咗好似爭啲嘢。
- Base Model嘅iMac火牛冇Ethernet port,KC覺得主要目標用戶群(普通消費者)多數用Wi-Fi,唔會太在意呢樣嘢。
- AirTag嘅期望:
- KC期待AirTag到貨,但因為自己部SE冇U1,所以體驗唔到佢最大嘅優勢。
- MacBook Air M1嘅強勁:
- M1 MacBook Air性能強勁,甚至可以同MacBook Pro比併,剪片速度大幅提升。
- 以前用Intel MacBook Air剪片會疾,Export又慢,換咗M1之後順暢好多,Export時間由幾粒鐘縮到十幾分鐘。
#是但啦 #廣東話 #吹水 #podcast #cantonese #whateverrr
[本集Podcast 總結及內容大綱由AI生成,可能存在偏差或遺漏。如果想了解更多詳細內容,建議你聽返完整嘅Podcast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