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總結:今集啤呀姐同KC大爆料,原來身體打晒柴?!啤呀姐呻爆返新工日日晨早流流起身,搞到星期日錄音變奢望,仲自爆耳仔發炎痛到癲,睇西醫食Panadol都冇符,反而中醫一劑搞掂胃痛,令佢哋對中醫「心心眼」!啤呀姐就憶述恐怖針灸經歷,拮手指同腳趾位最攞命!兩人仲大談坐飛機瞓覺大法,IKEA吹氣頸枕竟然係恩物?講到睇戲,佢哋勁期待泰國神劇《I Promised You the Moon》第二季,又呻爆《The Good Doctor》嘅COVID劇情太寫實睇到頹。最爆笑係ViuTV《ERROR》整蠱節目,用熱浪薯片鋪滿氹兼送一噸藍妹啤酒,堅係痴線!最後仲有iMac開箱片心得,真係乜都講一餐,花生指數爆燈!
==支我地嘅各個連結:https://linktr.ee/whateverrrpodcast
今集內容大綱:
一、開場吹水與工作近況
- 啤呀姐表示仍未習慣星期六錄音,因為以前習慣咗星期日錄。
- 啤呀姐分享啱啱返咗一個星期新工,每日八點半返工,星期五六點半先收工,所以星期日錄音變得冇可能。
- 新工作第一星期主要做文件同考試,之後開始做Check-in,更要輪早班(六點幾開始),所以未來會好早起身。
- 啤呀姐預期新工會由低做起,先做地勤,第三、四星期先會接觸飛行相關嘅嘢。
二、飛行體驗與旅遊
- 主持人感嘆年紀大咗,坐飛機瞓得著係神奇事。
- KC表示自己係需要瞓覺嘅人,飛機上睇唔到iPad或電視,否則眼乾想瞓,所以會直接聽歌瞓覺。
- 啤呀姐以前唔用頸枕,後尾買咗IKEA嘅吹氣頸枕就愛上,因為夠硬淨、承托力好,又可以調校軟硬度同方便攜帶,令佢喺交通工具上睡眠質素提升。
- KC表示長途機瞓唔到好辛苦,寧願轉機,每程四、五個鐘可以落地行下。
- 啤呀姐憶述以前去英國坐十幾個鐘飛機,去程全程瞓到,但回程就冇咁易瞓,返到香港仲惹到流感。
- 主持人討論飛機上細菌多,戴口罩可能有助預防。
- 啤呀姐分享朋友由香港去澳洲探佢,自駕遊悉尼同墨爾本,但旅程第三、四日就開始耳仔發炎。
三、健康問題與中西醫討論
- 耳仔發炎經歷:
- 啤呀姐憶述澳洲旅行時耳仔發炎,形容為「痛到爆炸」,聽唔到嘢,裡面仲腫到睇唔到。
- 外國醫生初頭叫佢食Panadol,但唔夠力,痛到醒。之後轉醫生先開到強效止痛藥。
- 啤呀姐表示耳仔發炎過一次就好難好返,間中都會痕,醫生話係「Tropical Ear」(熱帶耳)。
- 喉嚨痛與消炎藥:
- KC表示最怕喉嚨痛,以前睇醫生好易開消炎藥,仲越開越勁。
- 啤呀姐認為身體差可能同細個成日食消炎藥有關,覺得身體好似打機用道具,自己唔識醫自己。
- KC認同藥物喺極痛時有幫助,但戴口罩後喉嚨發炎情況減少。
- 中醫體驗:
- 啤呀姐同KC都認同中醫有時好得人驚。啤呀姐因為胃痛睇中醫,一劑藥就好返好多,令佢對中醫改觀。
- KC同事胃痛睇西醫冇用,睇中醫飲咗一劑止痛藥即刻冇事。
- 主持人討論中藥原理,可能係身體更易吸收草本原有物質。
- 啤呀姐提到睇開嘅中醫會根據情況調整藥方,覺得係細緻調養。
- KC分享以前因皮膚差睇中醫,亦試過針灸。
- 針灸經歷:
- 啤呀姐憶述針灸拮手指近指甲位同腳眼附近最痛最唔舒服,反而拮面冇乜感覺。
- 認為針灸可能要長時間先見效,但自己冇持續。
- 中藥藥粉與藥煲:
- KC覺得藥粉方便,但自己有時間會選擇煲藥。
- KC分享煲藥心得,已經煲到好隨性,憑感覺調整水量同時間,唔會完全跟足藥方指示。
- 中藥送口零食:
- 啤呀姐以前會用嘉應子或山楂餅送藥,而家已經唔太需要。
- KC超唔鍾意食嘉應子,覺得好難食。啤呀姐就覺得嘉應子唔好食但未至於難食。
- 兩人一致唔鍾意嘉應子,形容佢似「翻版朱古力」。
四、飲食口味轉變
- 芫荽(香菜): KC以前唔鍾意,而家開始學識欣賞。啤呀姐就仲未接受到。
- 苦瓜: 啤呀姐以前唔食,而家唔介意食,甚至覺得脆口嘅苦瓜唔錯。KC覺得苦瓜唔苦,反而係「囂張」嘅感覺。
- 矮瓜(茄子): 啤呀姐以前唔鍾意,而家好鍾意。KC一直都可以接受,但理解點解有人唔鍾意佢陣「罨」味同質感。
- 青瓜: 啤呀姐細個覺得健康嘢唔好食,而家覺得青瓜好好食。
- 主持人總結口味會隨年紀改變。
五、影視娛樂評論
- 泰劇《I Told Sunset About You》 / 《I Promised You the Moon》第二季:
- 啤呀姐表示非常期待第二季(劇名《I Promised You the Moon》),已經睇咗預告同一個約13分鐘嘅短片。
- 短片內容講主角二人重遊舊地,但好多地方都變晒(例如補習社執咗、沙灘ปิด咗 ),充滿傷感。
- 劇情圍繞「改變」呢個主題,男主角不停問點解人會變、鍾意嘅嘢會變。
- 啤呀姐讚賞導演嘅拍攝手法,情感濃郁,似舞台劇。
- 短片結局係二人睇完日落,話不如一齊去睇月亮,呼應劇名。
- 啤呀姐提到有人分析劇名中文意思係「給你一個無法兌現的承諾」,預計第二季會好沉重。
- KC認為劇情現實,兩位主角成長步伐唔同步就可能唔成功。
- 《The Good Doctor》與COVID-19劇情:
- 啤呀姐睇《The Good Doctor》第四季,頭十分鐘就因為劇情圍繞COVID-19而想棄劇。
- 佢同意Facebook有人講唔想喺劇集再睇到現實生活中已經充斥嘅COVID-19資訊。
- 主持人討論劇集太寫實現實未必好,要平衡。
- ViuTV《ERROR自肥企画》(ERROR節目):
- 啤呀姐提到近期ERROR節目中兩個植入式廣告好成功:
- 一個係成員保錡跑向鏡頭時跌落下面鋪滿「熱浪」薯片嘅氹。
- 另一個係玩輸遊戲要獲得一噸「藍妹啤酒」直送屋企。啤呀姐計過大約等於三千罐。
- KC表示《ERROR》節目好瘋狂,例如去台灣嘅曱甴農場,仲要將一箱曱甴倒喺怕動物嘅成員193身上。
- 啤呀姐認為呢啲節目雖然整蠱,但睇到團隊享受創作,亦呈現到年輕人嘅熱血同青春。
- 節目亦有啲訊息,例如養蜂人為咗吸引人買蜜糖而做「蜜蜂人」表演,反映行業艱難。
- 啤呀姐覺得ERROR成員中,阿Dee嘅表現冇其他成員咁真實。
- Gordon Ramsay節目:
- 啤呀姐鍾意睇Gordon Ramsay嘅節目如《Hell's Kitchen》同《MasterChef》,欣賞佢鬧人夠搞笑,鼓勵人亦有一手。
- 佢提到Gordon Ramsay對專業廚師(《Hell's Kitchen》)好惡,但對業餘參賽者(《MasterChef》)就好鼓勵。
- 認為Gordon Ramsay係「被煮食耽誤嘅藝人」,主持節目好有娛樂性。
六、廣告與產品置入
- KC睇泰劇時,覺得植入嘅電話產品好礙眼,破壞畫面美感。
- 討論Apple產品嘅置入式行銷,例如電影中奸角唔可以用iPhone。
- 啤呀姐認為Apple唔太需要做植入式行銷,反而有時特登遮住logo仲令人好奇。
- 成功嘅植入式廣告例子:台劇《小資女孩向前衝》入面嘅「七日孅」飲品。
- YouTuber嘅用心製作嘅贊助內容會令人受落,讀稿式就唔得。
- 啤呀姐提到澳洲好流行Hello Fresh嘅餐飲包廣告,好多KOL都有賣。
- 批評Instagram廣告太多,尤其係Story廣告,碌幾個post就一個廣告。
七、科技產品討論
- iMac 開箱影片:
- KC分享咗一條高質素嘅iMac開箱YouTube片,來自一個佢認為好注重細節嘅YouTuber。
- 該YouTuber指出連iMac Type-C插頭入面嘅膠都係同機身顏色匹配,細節滿分。
- iMac 配件:
- 啤呀姐問iMac係咪包Trackpad。 KC解釋係購買時可以選擇,YouTuber多數會加購,因為比分開買平,而且新iMac嘅Trackpad顏色係匹配機身嘅。
- 滑鼠與Trackpad使用習慣:
- 啤呀姐用開Magic Mouse,但會配合BetterTouchTool來自訂手勢,例如剪片時用兩隻手指click嚟切斷片段。
- KC表示自己用滑鼠一定要有側邊按鈕用嚟放大縮細。
- 啤呀姐覺得最完美組合係Trackpad + 滑鼠 + 鍵盤。
- 公司電腦奇遇:
- 啤呀姐公司電腦USB port係鎖死嘅,但可以拔LAN線上自己電腦,覺得IT設定奇怪。
- 公司電腦冇聲,但要做online training,最後要用自己電腦插公司LAN線上網先聽到聲。
八、Podcast製作與個人興趣
- 啤呀姐朋友問佢Podcast賺唔賺到錢,佢話賺唔到,純粹開心做。
- 主持人認為如果將興趣變成賺錢工具,而又要被迫做啲唔鍾意嘅題材,件事就唔好玩。
- 認為做Podcast學到新嘢,亦加深咗同對方嘅溝通。
- 啤呀姐提到自己有拖延症,買咗新器材(AG03、SunFixer混音器)都未拍片。
九、生活瑣事
- 啤呀姐分享臨返工前喺屋企牆上高位見到曱甴,要鼓起勇氣用拖鞋一擊殺死,仲要補多幾下。
- 兩人一致認為昆蟲唔應該存在,唔明曱甴嘅生存意義。
#是但啦 #廣東話 #吹水 #podcast #cantonese #whateverrr
[本集Podcast 總結及內容大綱由AI生成,可能存在偏差或遺漏。如果想了解更多詳細內容,建議你聽返完整嘅Podcast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