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總結:今集《是但啦》啤呀姐自爆錄音器材升級,舊咪終於光榮引退!KC就為咗泰劇《I Promised You the Moon》第二季緊張到癲,驚個結局係Bad Ending,仲話下載版字幕寫住「人設已改變,請BE」,嚇到唔敢睇!兩位主持又大談煲劇心得,由美劇《Grey's Anatomy》做到爛尾,講到《The Big Bang Theory》溫馨收場,再插爆《Game of Thrones》第八季CG勁但劇情廢!科技話題唔少得,WWDC冇出新MacBook Pro,YouTuber表示失望!KC仲自爆上網課蝦碌事件,唔小心泄露密碼,搞到要全線改Password,瘀到爆!最後啤呀姐大呻揀錶煩惱,為咗返工要睇兩個時間,由Apple Watch講到Casio電子錶,選擇困難症發作!
==支我地嘅各個連結:https://linktr.ee/whateverrrpodcast
Podcast 近況與器材更新
- 節目已經錄製到第32集,超過半年。
- 啤呀姐提及之前在悉尼用電話錄音,音質最差。
- 啤呀姐購入新螢幕,同時舊的USB錄音器材(唱K神器類)因老化發出雜音,所以買了新的錄音設備。
- 主持人回顧第一集是在2020年11月4日上載。
劇集討論
- 泰劇《I Promised You the Moon》第二季
- 啤呀姐非常緊張第三集(全五集)的劇情發展。
- 字幕寫著「EP3 網友母號 人設已改變 請Bad Ending」,令KC不敢觀看,但她也預期劇情可能並非完美結局。
- 啤呀姐認為劇名「I Promised You the Moon」已暗示結局可能不似預期。
- 兩位主持討論角色Teh (เต) (歐兒) 和Oh-aew (โอ้เอ๋ว) (阿德) 的成長速度和家庭背景差異,可能導致兩人難以同步,即使分開也可能是一種好的結局。
- KC認為歐兒經歷多了,眼界開闊了,與阿德的期望可能出現分歧。
- 主持人認為關係中兩人需要共同成長,若價值觀和看法不同步,即使喜歡對方,長久下去也會辛苦。
- 劇集收尾與長壽劇問題
- 啤呀姐認為有些劇集(特別是美劇)不懂得適時收手,導致「爛尾」。
- 主持人提及台灣劇集以前也常因收視好而「添食」,影響原有劇情。
- 《Grey's Anatomy》(醫人當自強)
- 啤呀姐提及此劇已播出17季,最新一季很多人以為是最終季,但又宣佈會有第18季,令忠實粉絲都感到厭倦。
- 原班主角只剩下很少,OG五位主角更只剩一位。
- 第17季女主角Meredith Grey感染COVID-19昏迷,夢中見到許多已逝去的舊角色。
- 啤呀姐指出,一位重要的女演員Katherine Heigl (飾演Izzie Stevens) 明確表示不會回歸。
- 《The Big Bang Theory》(囧男大爆炸)
- 啤呀姐認為此劇頭幾季非常好笑,但後期劇情開始變得平淡。
- 不過啤呀姐喜歡Amy的角色,認為每個角色都很重要。
- 最終結局算是好結局,Sheldon和Amy獲得諾貝爾獎。
- 啤呀姐特別欣賞Sheldon在獲獎感言中肯定了朋友的重要性,展現了他的成長。
- KC提及劇中Howard Wolowitz (太空人) 一直只有碩士學位,最後Sheldon也認同了他的重要性。
- 主持人回憶劇中角色們常一起吃中餐外賣,座位安排也隨人數增加而改變的細節。
- 《Game of Thrones》(權力遊戲)
- 啤呀姐表示很多人喜歡此劇,她自己則看到第八季。
- 頭五季非常好,第六、七季尚可,但第八季劇情被批「垃圾」,因為劇集拍攝進度超越原著小說的出版速度,導致最後沒有原著可依。
- 啤呀姐批評第八季預算多數花在CG特效(如龍的場面),而忽略了編劇。
- 韓劇《Memories of the Alhambra》(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
- 啤呀姐提及一套韓劇,男主角發明了一款擴增實境遊戲,初期概念吸引,但後期劇情失控,越寫越無理。
- 韓劇的季播趨勢
- 主持人留意到韓國劇集也開始受Netflix影響而分季播出,例如《Kingdom》(李屍朝鮮) 和《Hospital Playlist》(機智醫生生活)。
- 啤呀姐不喜歡劇集無故被腰斬。
- 主持人偏好一季完結的劇集,認為這樣故事才算完整。
科技與產品討論
- WWDC 2021
- KC恭喜YouTuber們,因WWDC沒有推出新款MacBook Pro,讓他們可以繼續「FF」(幻想) 到11月。
- 啤呀姐因要上班,沒有觀看WWDC直播(澳洲時間凌晨2點半)。
- KC記錯日期,以為發佈會在星期二晚(香港時間星期三凌晨),結果是星期一晚。
- 最終WWDC只發佈了軟件更新,沒有新硬件。
- 密碼管理與網絡安全
- KC分享上網課時,不小心在螢幕錄影中輸入了密碼,感到非常尷尬,事後立即更改了所有使用該密碼的帳戶。
- 主持人強調密碼不要重複使用,並建議使用Password Manager (密碼管理員)。
- KC使用1Password,啤呀姐則表示自己只有兩組密碼,並提到有些系統會強制用戶定期更改密碼。
- 主持人認為雖然密碼管理員方便,但若主密碼洩露,後果同樣嚴重。
- 啤呀姐分享一次因忘記帶USB手指去影印店,需要登入Google Drive,結果忘記密碼,要即場重設的麻煩經歷。
- 主持人認為安全與方便往往是兩難全。
- KC提及新的macOS和iOS增加了名為「Password」的App,可以支援兩步驗證的驗證碼 (Authenticator codes),不再需要額外安裝Google Authenticator。
- Apple Watch 與智能手錶
- 啤呀姐因工作需要(計算時差),開始研究Apple Watch。
- 她比較傳統,戴錶主要想看時間,不太喜歡Apple Watch太多額外功能和每日提醒運動。
- KC則習慣每日為Apple Watch充電,辦公室和家裡都有充電器。Series 6續航力不足兩天,Series 4則可用兩天。
- KC認為Apple Watch的Always-On Display (常亮顯示) 功能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雙手拿滿東西時。
- 啤呀姐也認同Always-On的重要性,如果購買只會選Series 5或6。
- KC分享Apple Watch的錶帶選擇,認為官方膠錶帶質料好,不會變黃,近期因需經常消毒而多用膠錶帶。
- 啤呀姐試戴過新的Braided Solo Loop (編織單圈錶環),覺得很漂亮,但因不喜歡套入手腕的設計及無法調節鬆緊而沒有購買。
- 啤呀姐有一隻舊款Fitbit Versa第一代,反應極慢,轉动手腕後要等5秒螢幕才會亮起,促使她考慮Apple Watch。
- 啤呀姐最後購買了一隻40澳元的Casio電子錶,具備雙時間顯示功能,而且電力持久(十年)。
- 啤呀姐分享在Apple Watch上看不懂指針錶面,需要數字顯示。
- KC的Apple Watch錶面現已轉用自己的照片作背景,配上數字時間顯示。
- 啤呀姐曾考慮Casio另一款指針加下方小電子螢幕的復古錶款,但因沒有全黑版而作罷。
- KC認為Apple Watch的運動卡路里計算較準確,因其會區分Active Calorie (動態卡路里)。
- 主持人認為Apple Watch在功能、螢幕、與iPhone的配合度方面是平衡得最好的智能手錶。
- Apple的Inclusive Design (包容性設計)
- KC分享WWDC影片中提及Apple Watch的米奇老鼠報時功能、每小時震動提醒等,原是為視障人士設計,但其實也方便了普羅大眾。
- Apple Watch新增AssistiveTouch功能,可透過偵測手指捏合和握拳等手勢來操作手錶,方便單手操作或有上肢殘疾的用戶。
- iPhone 選擇
- 啤呀姐快將生日,考慮購買iPhone 12 mini,貪其機身細小好掌握,而且OLED螢幕質素好。
- 啤呀姐認為現時使用的iPhone 11 Pro太重。
- 比較二手iPhone 11 Pro和全新iPhone 12 mini的價錢後,覺得12 mini更值得購買,因其所有鏡頭(包括超廣角和前置鏡頭)都支援夜間模式。
- 啤呀姐透過買賣二手手機已賺到約1200澳元。
- Mac mini M1 使用體驗
- KC認為Mac mini M1的投資非常值得,尤其在剪片輸出時,速度遠超舊款MacBook Pro。
- KC 指出 M1 Mac mini 輸出10分鐘影片只需約10分鐘,而2015年MacBook Pro則需一個半小時。
- KC用16吋MacBook Pro輸出4K Podcast影片需時極長(5-8小時以上),改用M1後,一小時節目吃飯回來就完成輸出。
- 啤呀姐笑稱因M1輸出太快,反而會忘記上載影片。
- M1 Mac mini在輸出影片時仍能流暢進行其他工作,且風扇不會嘈吵。
#是但啦 #廣東話 #吹水 #podcast #cantonese #whateverrr
[本集Podcast 總結及內容大綱由AI生成,可能存在偏差或遺漏。如果想了解更多詳細內容,建議你聽返完整嘅Podcast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