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總結:嘩!今集《是但啦Whateverrr》KC同啤呀姐又嚟開箱傾蘋果! KC勁興奮咁講蘋果最新發佈會,大爆Apple Silicon M1晶片有幾勁,話MacBook Air用M1都可能快過16吋MacBook Pro,Intel真係變「牙膏廠」! 啤呀姐就繼續果迷本色,話最愛依然係舊款12吋小MacBook,貪佢夠輕薄! 兩人仲深入分析點解蘋果要轉自己晶片,由Steve Jobs時代講到而家,仲呻埋Adobe啲軟件有幾「廢」,單核心用到想喊! 想知M1有幾巴閉?快啲聽足本內容啦!
==支我地嘅各個連結:https://linktr.ee/whateverrrpodcast
以下係今集 Podcast 嘅詳細內容大綱:
近期蘋果發佈會回顧與個人感受
- 主持人KC提及蘋果近期密集舉行咗三次發佈會,令佢要捱夜三次。
- 第一次發佈會:iPad Air、Apple Watch、Fitness Plus等。
- KC已購買Apple Watch第六代及iPad Pro 11吋 (LTE版),因為工作需要用iPad。
- 第二次發佈會:iPhone系列。
- KC因眼睛問題,選擇購買iPhone SE,而冇買iPhone 12。
- 第三次發佈會 (One More Thing):搭載Apple Silicon (M1晶片) 嘅Mac電腦。
- 呢個係KC最期待嘅發佈會。
- 正式公佈MacBook Air、13吋MacBook Pro及Mac mini轉用蘋果自家研發嘅M1晶片。
- M1晶片係System on Chip (SoC),將RAM、CPU、GPU等整合喺同一粒晶片,提升溝通速度同整體效能。
Apple Silicon M1 晶片深入探討
- 蘋果轉用自家晶片嘅原因:
- 追求電腦輕薄同高效能,而Intel近年表現未能滿足蘋果要求。
- Intel被戲稱為「牙膏廠」,每年CPU效能提升有限,好似擠牙膏咁。
- Intel晶片價格高,技術進程慢 (仍停留在10nm/14nm製程),導致MacBook散熱問題同效能受限。
- 蘋果以往亦曾因CPU問題由PowerPC轉投Intel,以達致更薄更快嘅手提電腦。
- M1晶片效能預期:
- 蘋果喺發佈會上以舊款MacBook Air同13吋Pro作對比,聲稱M1快3至4倍。
- KC根據跑分數據推斷,M1版MacBook Air嘅最高效能可能已經超越16吋MacBook Pro (Intel版)。
- YouTuber嘅跑分測試亦顯示新Air跑分達7000多分,超越16吋最快規格。
- 蘋果低調處理咗M1晶片嘅強大效能。
- 蘋果產品線策略:
- 為何16吋MacBook Pro未轉用M1晶片:
- 轉移CPU係重大改變,蘋果採取分階段進行,為期約兩年。
- 13吋MacBook Pro仍有Intel版本可供選擇。
- 啤呀姐認為產品線混亂,如果蘋果想擺脫用數字推銷,就應該全面轉用M1。
- 點解先喺中低階機款 (Air, 13吋Pro, Mac mini) 推出M1:
- 確保轉移過程穩定,令一般用戶唔會察覺太大問題。
- 等待軟件兼容性問題解決後,再更新高階機款同改變外型設計。
- 啤呀姐指出M1版MacBook Air同13吋Pro都用M1,分別在於Pro有風扇,可以令M1長時間維持最高速度。
- 對M1晶片MacBook嘅期望:
- 電池續航力大幅提升 (蘋果聲稱20小時)。
- 機身有望變得更輕薄,因為M1晶片更省電,電池可以縮細。
- 效能穩定,唔會好似Intel晶片咁容易過熱降速。
MacBook 型號與設計討論
- MacBook Air:
- KC質疑現時MacBook Air嘅輕薄程度,認為名不副實。
- 啤呀姐認為MacBook Air已經失去以往嘅賣點,因為科技進步令所有電腦都變薄。
- KC指出舊款Intel版MacBook Air (Retina版) 其實比更早期嘅Air用咗較低階嘅CPU,認為蘋果只係想用Air個名賣機。
- 12吋MacBook (小MacBook):
- 啤呀姐表示最愛嘅係已停產嘅12吋MacBook,貪佢夠輕薄,並且係第一部擁抱最新技術 (如Force Touch Trackpad, Butterfly Keyboard, 單Type-C Port) 嘅MacBook。
- 啤呀姐認為小MacBook只係差一粒好嘅CPU。
- KC對啤呀姐鍾情小MacBook感到驚訝,因為佢覺得單一接口唔方便,效能亦不足。
- MacBook Pro 13吋:
- 啤呀姐認為以往Intel版13吋Pro分兩個Thunderbolt接口同四個Thunderbolt接口嘅型號,令產品線混亂。
軟件兼容性與作業系統更新 (macOS Big Sur)
- Rosetta 2:
- 新M1晶片MacBook可以透過Rosetta 2運行舊有為Intel晶片編寫嘅應用程式。
- 蘋果聲稱效能唔會差太遠,甚至有開發者試用後發現比直接喺Intel機運行更快。
- 軟件更新進度:
- 好多主流軟件如Microsoft Office, Unity, Cinema 4D已經推出支援M1嘅測試版。
- Adobe Lightroom CC版預計年底前會轉為原生支援M1。
- KC擔心Adobe After Effects等軟件嘅兼容性同效能,因為AE本身喺多核心支援方面已經做得唔好。
- macOS Big Sur 更新:
- 啤呀姐表示唔會即時更新,擔心常用軟件未兼容。
- KC亦因為有軟件開發商提醒唔好更新而暫緩。
- Big Sur嘅設計風格更趨向iOS,例如App icon統一咗風格,KC對此表示唔太鍾意。
- 討論到以往macOS更新時,蘋果放棄舊技術 (例如32-bit應用程式) 導致嘅兼容問題。
其他相關討論
- Adobe軟件問題:
- 主持人批評Adobe軟件 (尤其Acrobat Pro, Premiere Pro, After Effects) 效能差、慢、食資源。
- KC指出After Effects主要仲係用緊單核心運算,導致即使換咗多核心CPU嘅MacBook,效能提升亦唔明顯。
- Microsoft Office on Mac:
- 主持人認為Mac版Office近年已經有改進,功能上同Windows版差異縮小。
- Microsoft Office 365可以喺多個裝置使用,並包含OneDrive儲存空間,相對Adobe較為大方。
- Windows on ARM:
- Microsoft亦有推出運行ARM晶片嘅Surface Pro X,但推廣力度不大。
- Windows on ARM最初只可以行App Store嘅App,後來先支援模擬32-bit Intel App,近期再支援模擬64-bit Intel App。
- 訂閱制 vs 買斷制軟件:
- 啤呀姐唔太鍾意訂閱制,比較傾向買斷。
- KC認為訂閱制可以確保軟件安全更新,功能更新反而次要。
- 蘋果嘅Final Cut Pro係買斷制,而且更新免費,啤呀姐比較欣賞呢種做法。
#是但啦 #廣東話 #吹水 #podcast #cantonese #whateverrr
[本集Podcast 總結及內容大綱由AI生成,可能存在偏差或遺漏。如果想了解更多詳細內容,建議你聽返完整嘅Podcast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