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總結:由Black Friday購物清單講到搭飛機嘅「奇聞趣事」,再由賣二手相機呻到機場免稅店捉老鼠,話題真係夠哂跳tone! KC自爆Black Friday失守買咗4K MON同人體工學椅,啤呀姐就繼續發揮「二手佬」本色,教路點樣喺eBay執平貨!兩人仲大爆搭飛機揀位嘅「秘技」,同埋點解中式飛機餐好食過西式!
==支我地嘅各個連結:https://linktr.ee/whateverrrpodcast
以下係今集 Podcast 嘅詳細內容大綱:
開場與閒聊
- KC分享自己為咗交功課而捱夜,之後就瘋狂瞓覺。
- 主持人討論睡眠時間長短同疲倦感嘅關係,瞓得太耐反而會更攰。
- 討論單人錄Podcast同雙人錄Podcast嘅分別,認為雙人有互動會比較輕鬆有趣,聽眾亦較易投入。
- 回憶中學時期口試,認為個人短講部分要求過高,唔夠真實;小組討論亦往往變成各自表述,缺乏真正互動。
- 批評口試唔畀中英夾雜,認為唔符合香港語言文化。
- 啤呀姐分享以前英文老師教導要用簡單直接嘅詞彙,唔好夾硬用深字。
- KC認為香港教育制度下學嘅英文,同外國實際應用有好大分別,例如過分強調時態,但忽略日常溝通嘅流暢自然。
- 討論中英文名嘅文化差異,例如外國人唔理解香港人名冇中間名,或者會將名嘅兩個字當成一個係中間名。
- 啤呀姐認為中學時讀文言文,因為年紀太細,缺乏人生經驗,所以好難理解當中嘅深層意義。
- KC認為透過電視劇去了解歷史(例如中史),會比齋讀書更容易明白。
- KC分享中學揀理科係因為唔鍾意中史同世史,以及唔鍾意呢啲科目嘅考試方式。
- 主持人討論作文同大學交功課嘅困難,例如對題目冇興趣就好難寫到嘢,或者為咗湊字數而「吹水」。
Black Friday 購物分享
- KC 嘅購物清單:
- 趁 Black Friday 買咗個 Dell 4K 螢幕,原價五六百蚊,特價三百五十幾蚊。
- 啤呀姐認為 Dell 嘅螢幕質素唔錯,性價比高。
- KC 亦買咗張人體工學椅,但同 Black Friday 無關。
- 啤呀姐賣二手相機:
- 之前為咗一支鏡頭而買咗部舊相機 (Canon 600D),而家打算賣返部機身出去。
- 發現 eBay 上同款機身價錢差距大,有盒嘅會貴啲。
- 呻喺 Facebook Marketplace 賣嘢啲人好鍾意大幅講價,例如標價220蚊嘅咪高峰,有人還價100蚊。
- 啤呀姐覺得合理講價可以接受,但斬一半就太離譜。
- 亦好討厭啲人問埋啲產品描述已經寫清楚嘅問題,例如「件貨仲喺唔喺度?」
- 蘋果M1晶片MacBook討論:
- KC認為蘋果會循序漸進更新MacBook系列,唔會咁快全面轉用新設計。
- 覺得 iMac 比較有機會率先用新設計。
- 懷念舊款 iMac G4(座檯燈咁嘅樣)同 G4 Cube 嘅經典設計。
- 認為蘋果一直追求將強大效能塞入細小機身,M1晶片令呢個目標更有可能實現。
- 討論Mac Pro「垃圾桶」設計,認為外型係模仿垃圾桶,但本身唔係垃圾。
- 對產品價值嘅睇法:
- 主持人認為產品價值唔單止係性價比,使用體驗同個人感受都好重要。
- 舉例 Muji 膠櫃桶比普通櫃桶貴少少,但開關順滑嘅體驗已經值回票價。
- 啤呀姐唔鍾意新款車用按鈕轉波,比較鍾意傳統有棍嘅設計,覺得比較有實在感。
飛行與機場趣聞
- Tesla 乘坐體驗:
- KC 分享第一次坐 Tesla 嘅經驗(導賞團),作為乘客覺得冇乜特別,同普通車分別不大。
- 認為車始終係奢侈品,如果唔係必要,搭公共交通工具更划算。
- 觀察到深水埗好多 Tesla,或者好舊款嘅車,形成強烈對比。
- AirPods Max 與藍牙耳機:
- KC 認為 AirPods Max 貴得有道理,因為佢喺唔同蘋果裝置之間切換暢順,呢個體驗係其他牌子做唔到。
- 批評 Sony 耳機(例如 M3)雖然音質好,但多裝置連接做得唔好。
- Apple 嘅藍牙同 AirPlay 技術做得比較好。
- 免稅店「鼠患」:
- 啤呀姐分享喺達爾文機場免稅店點貨時,發現因為疫情冇開門好耐,店入面有老鼠食朱古力同零食,仲捉到大肚老鼠。
- 解釋免稅店嘅運作原理,因為產品技術上唔屬於澳洲境內,所以免稅。
- 免稅店產品唔可以隨便喺本地賣,過期產品亦唔可以畀員工拎走。
- 搭飛機經驗:
- 啤呀姐作為飛機師,反而唔鍾意做乘客搭飛機,覺得好煩同瞓唔到。
- 討論飛機上因為氣壓轉變容易肚脹想放屁嘅尷尬情況。
- 唔鍾意搭凌晨機,因為到埗時間尷尬,好多舖頭未開。
- 後生時鍾意坐窗口位,而家一定揀走廊位,方便去廁所。
- 廉航通常冇嘢食,就算有都唔會特登食,因為好快到目的地。
- 唔鍾意搭飛機食西餐,覺得又乾又難食,寧願揀中餐。
- 批評有啲乘客喺飛機上不停叫杯麵食,覺得好麻煩空姐。
#是但啦 #廣東話 #吹水 #podcast #cantonese #whateverrr
[本集Podcast 總結及內容大綱由AI生成,可能存在偏差或遺漏。如果想了解更多詳細內容,建議你聽返完整嘅Podcast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