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總結:今集真係災難級!啤呀姐放假喺澳洲DIY裝修諗住慳錢,點知一搣開地氈,驚爆有可以致命嘅石棉!搵專家一睇,分分鐘要嘔返幾千甚至成萬澳幣出嚟執手尾,真係慘過瞓街!另一邊廂,KC就繼續佢嘅「富貴」生活,一時大呻游水買錯79蚊條Decathlon泳褲,話索水之後又重又墜;一時又豪使萬幾蚊買幾個SSD,仲發現原來用開嘅exFAT格式係「世紀大騙案」,隨時會冇晒啲files,嚇到佢即刻format過!兩個世界,兩種生活,想知佢哋點樣呻,即刻聽啦!
==支我地嘅各個連結:https://linktr.ee/whateverrrpodcast
啤呀姐澳洲裝修驚魂
- DIY自掘墳墓: 啤呀姐諗住趁放假自己郁手裝修間屋,拆下地氈、鋸下木櫃,點知發現地氈下面嘅黑色膠水有啲唔對路。
- 致命石棉危機: 經裝修師傅提點,再搵專家上門檢測,證實地下嘅膠水含有石棉(asbestos)。6啤呀姐解釋,石棉係一種舊式建築材料,一旦變成粉末吸入肺部,就會永久傷害身體,甚至致癌,喺澳洲已經被禁用。
- 唔搞好過搞: 專家話,其實石棉如果唔干擾佢就唔危險,因為啲纖維唔會揚起。問題就係啤呀姐已經搣走咗地氈,層石棉膠水已經外露,冇理由再鋪過新地板上去就算。
- 荷包大出血: 啤呀姐預計,要搵專業人士移除全屋嘅石棉,費用最少都要幾千澳元,甚至可能過萬,本來想慳錢,而家反而要大破慳囊,非常「心酸」。
KC嘅水陸生活體驗
- 泳池驚險記:
- KC分享自己去唔同泳池游水,挑戰深水池,仲試過游到一半索水「濁親」,差啲命都冇。
- 佢又呻戴住Apple Watch游水,但唔小心撳錯做「室內步行」模式,搞到啲數據亂晒。
- 佢大力踩Decathlon賣79蚊嘅平價泳褲,話質料太吸水,一上水就好似著住條濕棉褲咁重;反而貴價嘅Speedo泳褲就好好多,一上水就乾爽晒,感覺冇咁重。
- SSD大採購與格式災難:
- KC嫌啲1TB SSD唔夠用,於是上網喺美國B&H網站同走落黃金,總共買咗幾個4TB嘅SSD,使咗成萬蚊。
- 佢事後上網研究,先發現一直用開、方便Mac同Windows互通嘅「exFAT」檔案格式原來非常唔穩陣,好多人都話試過因為咁而壞碟、救唔返啲重要檔案,佢形容係「切勿使用EXFAT If you care your files」,嚇到佢即刻將所有SSD轉晒做Apple專用嘅APFS格式。
- MacBook Air其實唔Air:
- KC呻自己部MacBook Pro太重,每日返工拎住好辛苦,但睇完新MacBook Air嘅規格,發現所謂「輕至1.24kg」其實一啲都唔輕,拎得耐一樣會手軟,所以打消咗換機念頭。
科技宅男吹水會
- M2 MacBook Air慳電大法: KC睇YouTube學到嘢,原來MacBook有「低耗電模式」。19測試發現,M2晶片喺開咗低耗電模式之後,效能竟然可以媲美M1晶片嘅正常模式,但用電量就慳好多,推薦大家可以長開慳電。
- 亂跟Youtuber實測會瀨嘢: 佢哋提到有Youtuber跟網上教學,自己拆開部M2 MacBook Air加散熱貼(Thermal Pad),結果整壞咗部機,奉勸大家唔好亂跟網上教學做埋啲傻事。
娛樂煲劇分享
- 啤呀姐推介《The Sandman》: 啤呀姐睇咗Netflix新劇《The Sandman》(睡魔),大讚劇集將「夢、死亡、慾望」等概念擬人化,變成唔同角色,設定同化妝都好有趣。
- 亞洲恐怖片更心寒: 佢哋傾開恐怖片,認為亞洲嘅恐怖片(例如台灣嘅《咒》)比起西方嘅更加得人驚,因為西方多數係視覺上嘅驚嚇,而亞洲嘅係心理上嘅恐懼,令人由細驚到大。
#是但啦 #廣東話 #吹水 #podcast #cantonese #whateverrr
[本集Podcast 總結及內容大綱由AI生成,可能存在偏差或遺漏。如果想了解更多詳細內容,建議你聽返完整嘅Podcast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