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AMPLIFI |未來不打烊的播客頻道
本集的氣候行動, 我們探討了美國港口罷工事件,突顯了全球航運業在減碳壓力下的困境。罷工雖然源於薪資糾紛,但背後更深層的衝突反映了航運公司在 自動化 和 減碳 之間的兩難抉擇。
國際海事組織 (IMO) 要求航運業在 2050 年達到淨零排放,歐盟、美國和中國也相繼出台了嚴格的環保法規,迫使航運公司積極尋找減碳方案,例如使用低碳燃料和安裝脫硫設備。
本集除了簡介各種減碳技術,包括 雙燃料引擎、液化天然氣 (LNG) 系統、氫燃料電池技術、電池和混合動力技術, 也著重討論 第三代生物燃料 的 海藻生物燃料的潛力。
藻類生長速度快,光合作用效率高,且不與糧食作物競爭土地資源,是極具前景的生物燃料來源
本集播客也是使用Google Notebook LM來產生音訊, 整理文字. 期待使用更自動化的方式, 更頻繁的 為聽友帶來全球氣候科技的動態及時事.
請聽友一邊看中文, 聽英文, 找到自己的氣候行動.. 讓我們一起享受人生,救地球!------------------------------------------------
Keke | AMPLIFI.tech | 未來不打烊- 的主理人, 從 web3, AI, 氣候行動, 永生科學 到...碳管理師. Twitter@Kekequei
—----------------------------------------------
聆聽摘要 航運業減碳壓力與海藻燃料的潛力
近期美國港口罷工事件,指出其不僅僅是勞資糾紛,更突顯了全球航運業在減碳壓力下所面臨的困境和抉擇。
罷工的表象與深層原因:
表面上,罷工導火線是碼頭工人要求加薪,最終資方同意加薪6.2% 結束罷工。然而,航運公司更迫切的目標是部署減碳技術,而非自動化。
減碳壓力來源- 國際海事組織(IMO)的減排目標, 以及各國政府日益嚴格的環保法規:
IMO 要求全球航運業在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並在2030 年和2040 年分別減少40% 和70% 的溫室氣體排放(以2008 年為基準)。
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ETS)、FuelEU Maritime 計劃、美國清潔能源法案以及中國的綠色航運倡議等,都對航運業的減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應對減碳壓力的技術需求 - 多種船舶減排技術,包括:
更清潔的燃料: 液化天然氣(LNG)、氫燃料、生物燃料和氨等。
新型引擎技術: 雙燃料引擎、氫燃料電池、電池和混合動力技術。
排放控制技術: 脫硫裝置(Scrubber)、氨燃料燃燒控制技術。
海藻燃料的潛力 - 海藻生物燃料作為第三代生物燃料的潛力。
藻類生長速度快,光合作用效率高,且不與糧食作物競爭土地資源,是極具前景的生物燃料來源。
總結與展望:
美國港口罷工事件揭示了航運業在自動化和減碳之間的兩難抉擇。面對日益嚴格的減排目標和環保法規,航運公司必須積極尋求技術創新,例如發展海藻燃料等,才能在滿足未來發展需求的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
————————————————————
參考:
更多 AI, Web3, 氣候科技, 永生科學, 身心成长 主题 都在 AMPLIFI -未來不打烊 & CSS 頻道收聽更多 AI, Web3, 氣候科技, 永生科學, 身心成長 主題 都在 AMPLIFI -未來不打烊 & CSS 頻道收聽
– 協作+生態: 聯絡 Keke – https://linktr.ee/kekequei
🎵片頭|片尾:Music from https://icons8.com/music/author/savvier
重要聲明:Hosts,或 嘉賓在播客中的觀點僅代表他們的個人看法。此播客僅用於提供信息,不作生命指南參考。 Disclaimers: All opinions expressed by Hosts, or other podcast guests, are solely their opinion. This podcast is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