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烏克蘭最新(俄羅斯動作+烏克蘭內部支持度)
2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下令國防部向烏克蘭東部派遣俄羅斯軍隊。 無視美國和歐洲發出的防止入侵的警告,向主權國家派兵。這是美蘇冷戰之後,第一次以武力動搖世界秩序,歐美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 未來民主與權力的界限將更加清晰,世界的動盪將加深。
普京在22日早上發表講話時表示,烏俄關係是“歷史、文化和精神空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在勢力範圍內收復了烏克蘭,並為重振大國的行為辯護。如果俄羅斯真的進行武裝入侵,那就違反了為烏克蘭東部衝突指明和平之路的《明斯克協議》和保障烏克蘭安全的《布達佩斯備忘錄》。
1989年美蘇冷戰結束,1991年蘇聯解體。 冷戰後,建立了以“美國第一”為基礎的秩序,美、歐、日等7個大國同時歡迎俄羅斯加入G8,試圖讓俄羅斯回到世界秩序。然而,俄羅斯在2014年加大了對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的反對力度,單方面吞併了克里米亞半島。回歸G7政權,民主與以俄羅斯和中國為代表的強大陣營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
俄羅斯“以武力改變現狀”可能是對冷戰後秩序崩潰的決定性打擊。
美國政府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迫在眉睫。
美國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尚未向不是盟友的烏克蘭派遣作戰部隊。美國政府曾指出,俄羅斯可能將目標對準首都基輔等地區,重點將是在親俄派別佔領區外推進部隊。
多達 190,000 名俄羅斯士兵部署在烏克蘭周圍。全面入侵將不可避免地讓平民付出代價,美國政府估計可能有多達 50,000 名平民喪生或受傷,並可能誕生 500 萬難民。
美國和歐洲已經開始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美國拜登政府21日宣布將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俄羅斯已批准烏克蘭東部部分地區獨立。拜登總統簽署了一項內容有限的總統令,禁止美國人與獨立批准的地區進行新的投資、貿易和金融交易。未來,如果俄羅斯的軍事入侵全面展開,它準備實施新的額外制裁。
在製裁的同時,外交談判的去向也將成為焦點。七國集團將於24日舉行峰會,美俄外長會談定於日內瓦舉行。對於21日原則上達成一致的美俄首腦會晤,美國CNN曾報導稱很可能會延期,而外交緊張局勢無法緩和。德國總理舒爾茨22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將暫停德俄新建天然氣管道(Nord Stream 2)的審批程序。俄羅斯批准烏克蘭東部由武裝團體控制的地區為獨立國家,決定出兵,實施事實上的製裁。這是一種強烈警告俄羅斯企圖改變現狀的形式。
總理舒爾茨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決定“從根本上改變了局勢”。他已要求德國經濟部撤回有關天然氣供應的報告。
Nord Stream 2 是一條無需經過烏克蘭即可將天然氣直接從俄羅斯輸送到德國的管道。建設已經完成,正在等待德國的批准。
美國、烏克蘭以及中東歐國家反對新建管道,稱這將削弱烏克蘭的地位,增加歐洲對俄羅斯的依賴。需要廉價天然氣來應對全球變暖的德國不願停止其管道,但隨著俄羅斯加強其強硬立場,它別無選擇,只能停止運營。
2.普丁的計算與拜登的失分分析(內政、外交)
俄羅斯總統普丁簽署同意眾議院關於承認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Donetsk)和盧甘斯克(Lugansk)共和國的獨立地位,俄軍已經向烏東集結。
在普丁眼中俄羅斯、白俄羅斯以及烏克蘭都屬於斯拉夫民族本來就該在一起。俄羅斯的作法是先要求烏克蘭給予 Donetsk 與 Lugansk 特別行政地位(明斯克協議)但是烏克蘭不同意,於是俄羅斯給這兩省居民發行俄羅斯護照,接著由眾議院同意這兩省為獨立共和國。
前幾天眾議院的決議案還壓在普丁桌前,今天凌晨普丁簽署同意,於是俄羅斯以保護「友邦的俄羅斯人」為由準備進入烏克蘭東部。
歐美國家在做什麼呢?其實去年春天俄軍就已經在烏克蘭邊境集結過一起,後來雖然撤退,但是並非沒有意義。普丁在測試剛上任的拜登,對這件事的態度,後來發現拜登政府沒太大反應,但是普丁心裡已經有底。不但如此,拜登還解除對於俄羅斯與德國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的限制令,美國鴿派態勢更加明顯。尤其去年八月,由烏克蘭主辦的「克里米亞論壇」美國只派能源部長參加,其他西歐國家領袖也沒出席,更給普丁一顆定心丸。
從烏克蘭看台灣,一個具有 188 個邦交國的國家尚且被如此對待,如果中國入侵台灣,台灣手上的牌更少。加上美中與美俄的貿易額也不是同一個量級,美國到時要開展手腳的受限會更多。幸好的是從主權意識來說,台灣比烏克蘭更高一些,只是如果俄羅斯入侵烏東被國際撮湯圓的話,會給習近平很大的暗示……3. 川普社群上架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自創的新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在美國時間2月21日、美國總統日(Presidents Day)於蘋果Apple Store正式上線,吸引無數人下載使用。據數據顯示,TRUTH Social在美國的行動下載次數擊敗了TikTok等高人氣APP,高居Apple Store榜首。
川普早前因發表爭議言論,先後遭推特、臉書等社群平台封殺,讓他決心自立品牌,川普去年成立了新創企業「川普媒體科技集團(TMTG)」打造了社群平台「TRUTH Social」。
據媒體介紹,「TRUTH Social」平台無廣告,分享發文的方式跟目前的推特頗為相似,可追蹤其他用戶的帳號,也可看到追蹤帳戶發佈的貼文,該平台的下一個重要功能則是會推出讓用戶彼此可直接傳訊的即時通訊功能。
TRUTH Social的推出,吸引無數人下載使用。《金融時報》引用Sensor Tower數據,指TRUTH Social在美國Apple Store的行動下載次數擊敗了TikTok等高人氣APP,排名榜首。
報導也指出,TRUTH Social上架首日也出現了技術問題,有部分用戶收到錯誤消息或無法註冊。且就算成功註冊的用戶也可能被告知:「因為需求量大,我們將您置入等候名單。我們愛您,對我們來說,您不只是一個數字。」
4. 解放軍船艦雷射對準澳洲軍機事件後續
澳大利亞國防部19日宣布,一架澳大利亞巡邏機遭到中國船隻的激光照射。該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是“不成熟和危險的行為”,並“強烈譴責”。
據澳大利亞國防部消息,17日,一架澳大利亞巡邏機在將印度尼西亞東部新幾內亞島與澳大利亞隔開的阿拉弗拉海遭到中國船隻的激光照射。激光照射會遮擋操作者的眼睛,被認為是可能導致事故的危險行為。該部指責其“危及澳大利亞軍隊的安全和生命”。
中國船隻在阿拉弗拉海向東航行,然後駛入澳大利亞東部的珊瑚海。
自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要求在2020年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進行獨立調查以來,澳中關係持續惡化。
莫里森21日出現在一個廣播節目中,批評激光照射是“一種危險而魯莽的行為”。中國表示應調查輻射是如何產生的,並要求作出解釋。5.中國計劃制裁賣武器給台灣的兩家美國軍武公司中國政府周一(21日)宣布,它將「制裁」美國軍工企業雷神科技公司(Raytheon)和洛歇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理由是它們向台灣出售武器。兩年前,北京已曾宣布「制裁」這兩間公司;因此,有網民質疑北京的所謂「制裁」是否有效。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汪文彬在每日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這項「制裁」行動。他引用了新通過的《反外國制裁法》,該法於2021年生效,但沒有給出細節。
汪文斌稱,此舉是為了回應美國批准這兩家公司的1億美元維護台灣導彈防禦系統交易。
美國與台灣沒有正式關係,但卻是其主要盟友。近年來,它增加了武器銷售,激怒了中國大陸。美國法律要求政府確保台灣能夠自衛。
近年來,每逢美國宣布對台售武,北京宣布所謂「制裁」,以成「例行公事」。2020年,在美國國務院批准向台灣出售三款總值18億美元的武器後,北京亦在當年10月宣布「制裁」洛歇馬丁、波音防務、雷神等公司。對此,有網民表示,「制裁後再來制裁,還有意思嗎?」
#Dennis #福澤喬
製作人:
#KIMI
#國際新聞 #DJTALK #DENNIS全球政治筆記 #Joel來談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