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1.英國脫歐滿一年食品短缺,外國勞工離開,加油站無油可加。自從一年前英國脫歐過渡期--意在使英國順利脫離歐盟--結束以來,英國正在經受預料中的挫折。

來自歐盟國家的卡車司機和其他工人的短缺讓供應鏈危機雪上加霜,導致英國超市貨架空空如也。在9月份的幾周時間裡,燃料供應排起了長隊。在屠宰場裡,成千上萬的豬還在等著被宰殺和處理。

英國脫歐的目的是擺脫歐盟的官僚主義,但脫歐後增加的貿易文書非但沒有讓繁文縟節消失,反而增加了出口成本,使許多英國和歐盟的企業遭受重創。

#英國 #脫歐 #歐盟

2.伊朗與美對著幹,總統訪俄羅斯,外交部長訪中 +哈薩克情勢

伊朗的萊西政府更接近中國和俄羅斯。萊西總統計劃本月訪問俄羅斯,阿卜杜拉希安外長將於本週晚些時候訪問中國。預計將討論安全和經濟合作措施。

雖然重建伊朗核協議的談判一直很困難,但其目的是在美俄之間以及美中之間日益緊張的局勢下,通過引導“反美”合作來加強影響力。

據伊朗媒體報導,拉伊西牧師將在訪問俄羅斯期間與普京總統會面,並簽署一項價值100億美元、為期20年的安全合作協議。預計該交易將包括購買俄羅斯製造的戰鬥機,這將通過更新老化的軍備來限制美國。

此訪期間,阿卜杜拉希安先生將討論落實2021年3月與中國簽署的全面戰略協議。

#伊朗 #俄羅斯 #中國 #核協議 #美國

3.阿拉伯四國訪中,不甩美國,中沙自由貿易有譜?駐中大使回國,因為阿富汗窮到付不出外交官薪水

中亞國家哈薩克近日動盪引發中國對能源安全的擔憂,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4個波斯灣國家外交部長今天抵達北京,準備展開為期5天訪問。

中國外交部表示,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和巴林的官員以及波斯灣合作理事會(GulfCooperation Council,GCC)秘書長納伊夫(Nayef binFalah al-Hajrah)將在中國待至14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面臨廣闊發展前景,(中方)相信此次海合會(波斯灣合作理事會)國家外長和海合會秘書長訪華,將進一步深化中國與海合會國家關係,促進中海各領域交流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汪文斌並未進一步說明4國外長訪問的討論細節。這是波灣國家對中國的首次集體訪問,預料各方將與北京商討如何強化能源關係。

此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也進行了一系列外交活動,包括訪問非洲、馬爾地夫和斯里蘭卡。

擁有豐富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哈薩克上週爆發示威,引發中國擔憂。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對哈薩克的能源產業進行大量投資。

近年來,中國一直尋求強化與波灣國家的關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4年曾說,目標是在2023年之前將中國與該地區的貿易額增加1倍以上。

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則報導,本次訪問中,中國與波斯灣合作理事會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可能「取得突破」。

中國-海合會自貿區談判於2004年首度提出,雙方曾於去年3月討論恢復談判的可能性。

#波灣四國 #中國 #沙烏地阿拉伯 #習近平

4.東協外長會議延遲緬甸問題成關鍵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主席國柬埔寨政府12日宣布,將推遲原定於18日舉行的面對面外長會議。對於武裝完全控制的緬甸局勢,成員國之間似乎存在分歧,無法做出調整。

會議定於 18 日至 19 日在柬埔寨暹粒舉行。該國外交部發言人解釋說,“許多東盟外長出席會議變得困難。” “我們還沒有製定新的時間表,”他說。

新型冠狀病毒變種“Omicron”在東南亞的傳播也可能是推遲的原因。

柬埔寨將於 2022 年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柬埔寨首相洪森在最令人擔憂的緬甸問題上表現出克服局勢的強烈願望。

洪森本月7日在緬甸內比都會見了陸軍最高指揮官敏昂萊。印度尼西亞和其他國家對可能被視為更接近武裝部隊的態度持謹慎態度。#東協 #柬埔寨 #緬甸 #敏昂萊

5.EIA預料美國2023年原油產量將創下歷史新高增加 5%,達到 1240 萬桶 / 日,將超越 2019 年創下的歷史紀錄(1230 萬桶 / 日)美國能源情報署 (EIA) 在 11 日發布最新統計,預估美國 2023 年的原油生產量將比 2022 年增加 5%,達到 1240 萬桶 / 日,將超越 2019 年創下的歷史紀錄 (1230 萬桶 / 日)。

2021 年的原油行情雖曾經上漲到每桶 80 美元水準,但美國境內的原油增產速度遲緩,平均生產水準只停留在 1120 萬桶 / 日。此外,EIA 也估計美國 2022 年的原油生產將只有 1180 萬桶 / 日。

過去美國在 2010 年代,由於原油價格上揚等因素,許多石油開採業者都立即展開頁岩油的增產;然而目前情況不同,比起生產能力的強化,機構投資人更重視分紅表現,而這也導致增產步調遲緩。

美國 2021 年的液化天然氣出口,較 2020 年增加 5 成至 98 億立方英尺 / 日 (相當於全年 7150 萬公噸)。預估 2022 年將達到 115 億立方英尺 / 日 (全年 8400 萬公噸),2023 年將達到 121 億立方英尺 / 日 (全年 8830 萬公噸)。

另外在電力組成方面,2021 年的燃氣發電比例為 37%,但由於可再生能源的擴張,預料 2023 年的燃氣發電比例將下降到 34%。關於燃煤發電所占的比例,預料到了 2023 年將降至 22%,比 2021 年的 23% 稍低。#美國 #天然氣 #石油 #燃煤

#Dennis #福澤喬

製作人:

#KIMI

#國際新聞 #DJTALK #DENNIS全球政治筆記 #Joel來談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