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五月第二个周日,是母亲节。

今天,我们上线了一期特别节目。我们讨论的是第60届台湾金马奖的最佳剧情片《石门》。这部电影的豆瓣条目已经消失了,目前看来应该也不会在国内公开上映,但我们仍然想把它介绍给大家。因为这部电影不仅呈现了母亲的困境、女性的困境,还剖露了很多不可言说的现实中存在的“石门”。

你将听到的是:

这部电影为什么会在中国大陆的互联网世界上“消失”?

它可以算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吗?我们应该如何定义女性主义电影?

我们呼唤什么样的母亲形象?我们的期待会不会引向一种“母职惩罚”?

以及,到底是什么把“成为母亲”这件事变得如此艰难?

同时,我们也想说,讨论母职绝不是反对生育,而是希望我们能有一个更适合生育、养育的社会环境。

这是一部不容易看到的电影,这一期播客也涉及了很多没有答案的问题,但我们仍然期待听到大家的看法。与往常一样,我们期待一种既非窥视、也无偏见的视角,也期待更多的带有“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的电影作品,以及相关的讨论。

【我有嘉宾】

不多:坐标美国加州,电影研究者,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华语电影、离散华人电影、中国电影史,以及生态批评等;“华语电影讨论”系列活动的发起人,同时主理电影学术类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的人S”。

核桃:比较文学专业博士候选人,从爱看电影的人变成研究电影的人。

A女士:坐标深圳,香港中文大学跨文化研究硕士,艺术活动策划、戏剧编导、撰稿人。

J:坐标广州,比较文学/亚洲研究专业,关注文化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现从事英文图书买手、新媒体运营工作。

【鼓瑟吹笙】

[03:48] 消失的《石门》

[08:30] 女性的切身疼痛

[11:20] 不可触及的话题

[16:03] 女主角的“割肉还母”

[20:45] 女性导演的敏锐与自察

[25:51] 对完美女性的追求是一种暴力

[31:37] “赋权”是唯一解吗?

[34:10] Pro-life? Pro-choice?

[38:35] 呈现女性的处境,而不是提供简单化的解决方案

[43:35] 母亲的生命也需要被尊重

[47:14] 母职是一个复合的社会命题

[51:10] 什么才叫“女性的个人选择”?

[56:03] 片名“石门“的含义

【承筐是将】

本期提及电影:

《姐姐的守护者》(2009)

《鸡蛋与石头》(2012)

《笨鸟》(2017)

《坠落的审判》(2023)

《热辣滚烫》(2023)

本期推荐:

虹影《饥饿的女儿》

阿烂《这个女人》

日剧《母亲》

谭维维音乐专辑《3811》

【人之好我】

剪辑:核桃

片头音乐:《鲁冰花(伴奏)》(http://163cn.tv/q4pbYbf )

片尾音乐:《小娟(化名)》(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EnIhW9ed0I)

【示我周行】

在一般的讨论当中,我们多数时候都是以银幕之上的所听所见为起点,然后辐射到电影创作者、电影生产和社会语境,而“画外音”是我们特别策划的一档播客,顾名思义,在“画外音”中,我们将摆脱画面和银幕的束缚,回到观影者的位置,把自己当作起点,用具身的方式来传达我们对于(看)电影这一艺术、商品、媒介、日常的所思所想所感,包括但不限于:我们因何而被电影所俘获、电影以怎样的方式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工作中我们和电影建立起了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打开一部电影或一系列电影、我们为什么关心电影的未来,等等。

正如画内与画外从来都是一体,而非分离或对立的两个部分,画外常常会构成对画内的补充、阐释、扩展、深化,甚至讥讽、嘲弄、戏谑、破坏、侵略;所以,我们也希望“画外音”能以某种方式或在某些程度上帮助大家获得更多认知“电影”和“看电影的人”的视角。

感谢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的人S”(ID: Spectator-s)和我们的小红书:画外音Voice-Over。可获取更多电影资讯,并向我们传递专属于你的“画外音”!

同时欢迎大家在Apple Podcasts, Spotify和小宇宙上收听我们的精彩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