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向來是熱門話題,在美國這裡也透過科技相助,讓房子買賣可在彈指之間完成。幾年前,一個名為Roofstock的網站興起,標榜更快、更省事、新式房源,掀起美國房產投資“革命性”創新,相當吸引人,更甚者現在還提供Roofstock One,宣稱可用分股方式認購房子所有權,讓小資也能成為包租公包租婆,真的那麼誘人?我們研究一下。
Roofstock房源與普通房源有哪些不同?根據我所瞭解,Roofstock房源是專為買房出租需求而設立,為此上網的每棟房子都有認證、考察以加快過程;選擇的房源都有租約,也就是已經有房客入駐,可讓買家完成交易就收租。每套房源都配有物業管理,協助買家後續。
再來,Roofstock為每套房都提供2到3家物業管理公司,包括現任服務的公司,他們都是房源所在地的物業管理單位。該網站會提供投資人各公司的收費標準、業務範圍及電話。網站還強調所有信息和數據均由第三方專業公司提供,例如驗房Inspection,都是專業的公司提出報告。而且,他們竟然有30天不滿意保證退款的服務,這在房屋買賣領域幾乎是前所未聞。
好了!這就是目前我所知道的Roofstock官方資料,讓我想到一句話:Too good to be true,中文翻譯為難以置信,竟然花幾千或幾萬塊就可圓夢收租度日,這不是讓年輕和中生代可瞬間財務自由、賺到被動收入嗎?我有幾個疑問,這也是目前還沒得到的答案。
首先,這些房源宣稱由Roofstock統一認證、管理並上市,是屬於獨家房源,所以在美國最大的房源資料庫MLS找不到。試問,若你是房子賣家,你會不希望自己的房子略過登上MLS的機會,依賴Roofstock有限的曝光舞台幫你打理和脫手賣出嗎?我很懷疑。
再來,對方指由第三方專業公司檢查房子狀況,這是他們所指定而不是買家,那麼真正房子狀況真如報告一樣還原?問題是這些房源都離買家很遠,你所能掌握的資料都在Roofstock由他們控制,讓你看什麼就是什麼,真正你買的是照片那樣美輪美奐還是垃圾,我也不知道。
我覺得Roofstock原始出發點很有創意,尤其讓小資族也能有機會翻身,其實可以大力推廣,只是在欠缺有效樣版參考的前提下,我們最好還是花點時間觀察,才知道是真還是假?
聽起來有點害怕,事實上確實有買家現身說法,一位在北加州的上班族Michael Pickens就因為Roofstock的投資上報紙,他在加州是無殼蝸牛,但在外州確有六個物業。在北加州,一棟1100平方呎的房子要價百萬,但在田納西州一間兩房的獨立屋,卻只要12萬9000元。於是,他透過Roofstock上網投資,現在每個月扣掉稅金、管理費等開銷,可以淨賺200多美金,聽起來不多但至少他並沒虧損。
對他而言,能有被動收入就是好的開始,至少Roofstock給他一個翻身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