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 High Net Worth Family”/ UHNWI),中文常翻作 「超高淨值個家庭/個人」,他們是社會影響力顯著的極端富裕家庭,不僅站在財富金字塔頂端,還具備文化與資源的諸多優勢。在本集裡,Yanyan 繼續帶我們了解超高淨值家庭教育的多重面向。
從語言與文化的日常連結,到將古詩、故事與人工智慧融入孩子的學習,她分享了如何讓教育自然、溫暖而富有創意。家庭生活中,外籍保姆的介入、階級與選擇的糾葛,以及上流社會教養的細節,呈現了文化衝突、信任與自我表達的微妙平衡。她也談到富裕世界的孤獨,貴族教育的哲學,以及在高強度工作與非線性人生中的節奏與自由。從歐洲演藝圈的轉型、精神與信念的探索,到前世記憶與靈魂旅程的反思,Yanyan 帶我們看到教育不只是孩子的成長,更是一場自我修行——在自由與孤獨中,尋找生活的秩序與靈魂的清澈。
时间轴——
00:00 跨文化家庭:語言、文化與連結的力量
在跨文化婚姻中,語言成為愛的橋梁,創造出雙語甚至多語言的家庭氛圍。Yanyan 描述他們如何透過生活點滴讓孩子自然吸收中文——不是「學習」,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08:51 創新教育:從古詩到人工智慧
談到如何將古詩改編成兒歌、把故事融入繪本,甚至用AI工具製作互動教材。科技讓教育更個性化,也讓陪伴有了新的可能。但她提醒,真正打動孩子的永遠是情感與關懷,而不是工具。
12:16 家政與教育的交錯:文化衝突與邊界意識
當外籍保姆開始參與教育,家庭內部的文化差異與價值觀碰撞也隨之出現。Yanyan 分享了許多真實案例——從信任到誤解、從界限到溫度——她學會在服務與自尊之間找到平衡。
25:47 上流社會的教養訓練:禮儀與自信的養成
從電話寒暄、鋼琴表演到正式晚宴,每個細節都被教育成習慣。她觀察到這些家庭如何在「形式」中培養「自我表達」,讓孩子從容地站在任何舞台上,優雅而不怯場。
28:46 祛魅的現實:富裕與孤獨的共存
在那個看似完美的世界裡,她看到「new money」與「old money」之間的微妙張力。有人用財富掩飾自卑,有人以克制維護尊嚴。Yanyan 說:「越是華麗的生活,越需要誠實地面對孤獨。」
36:09 貴族教育的哲學:簡單、正直與自由
真正的貴族教育,不是堆疊資源,而是還原生活的純粹。家長讓孩子動手、勞作、照顧自己,學會自由與紀律共存。「高貴,不在於學校的名氣,而在於靈魂的清澈。」
44:25 工作與生活:高強度下的平衡練習
月休月工的制度,讓她體會「節奏」的重要。工作期間要24小時待命、面對突發與要求,但也因此學會情緒管理與空間感。她坦言:「自由不是放鬆,而是有秩序地生活。」
48:17 靈活生活:選擇自己想要的節奏
從演員、模特到私人家教,她談人生的「非線性路徑」。每一次轉變都是重新定義自我的練習。她說:「不被身份綁架,是我給自己的自由。」
55:01 歐洲演藝圈的轉型與韌性
她觀察到歐洲對素人與銀髮模特的包容,也看到行業轉型的艱難。那些臉上的皺紋與故事,成為時間的獎章。Yanyan 從中學到:沉澱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58:46 精神的傳承:家庭與信念的共鳴
教育讓人不僅影響孩子,也重塑自己。她談父母的無神論、自己的靈性探索,以及如何在藝術與教育之間找到歸屬。信念,不必被宗教定義,而是一種對生命的敬意。
01:02:36 靈魂旅程:前世記憶與人生劇本
她回憶在修道院的經歷與冥想體驗,談人生如旅、如戲。即使是失敗與孤獨時刻,也都是靈魂功課的一部分。
01:09:34 藝術家的生活方式:自由與孤獨的共處
時間自由、旅途孤單、教育多元、儀式感,也談在異鄉重新定義「家」的意義。藝術家的生活,不浪漫,但真實。
01:18:32 結語:教育是一場自我修行
從孩子到自己,從家庭到世界,Yanyan 在教育中找到信仰——「溫柔,是最堅定的力量;自由,是最深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