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給才會得
試想看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不是無時無刻都在接受別人的給予呢?是的!就連我們現在有手機可以滑、有車子可以開、有電可以用……等等,這一切都是因為曾經有人為此付出努力,我們才能得到。所以,其實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接受別人的付出。然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嗎?當然不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給予的能力,我們會幫助過馬路的老人,幫他提東西。我們會捐善款,幫助弱勢,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所有我們願意付出的人,都不是為了求得回報,才做這些事的,而我們也明白,給予的同時,獲得的更多。人體就像是一個容器,整個宇宙,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任由我們使用。生命的本質是流動,我們通過給予而流動,給予的越多,流入的也就越多。我們願意·創造自己的價值,將自己的能量給出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做最想做、最有興趣的事情,然後,讓一切的能量流通,我們的能量,就會不斷地傳遞出去,最後,再回到我們自己的身上。
儘管給予者並非為了回報才付出,但是,他們的貢獻,卻可以觸及最多數人,因此,他們潛在的回報,也最多。真心給予者的出發點,一直都是想要貢獻社會的。事實上,給予者能關懷他人,更能強化自我和社會形象。他們懂得將立足點拓寬,呵護自己的精力和時間,然後,貢獻自己的善意和專長,造福自己,同時更造福身邊的所有人。愛因斯坦說:「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是看他取得什麼。」未來的世界,肯定是屬於給予者的,因為,給予就像迴力鏢一樣,我們所給予的一切,最後都會反饋到我們自己身上,甚至加倍奉還。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不自覺地,從「給予」中獲得滿足,有些付出,是微小到我們並不意識自己在給予的,然而,如此給予的力量與影響,卻無遠弗屆,不可勝數。譬如,我們給早晨第一班公車司機,一個大大的微笑與早安,我們順手把統一發票,丟進超商的愛心盒裡···等等,我們先拋給世界一顆好球,然後,世界回饋給我們的,卻是一支滿壘的全壘打。給予真的很簡單,只要心念一轉,不僅我們自己快樂,更多的是,別人也可以很快樂。又如,我們給異鄉的母親打通電話,對朋友真誠的感謝,給情人深深的擁抱,給同事肯定的眼神,這些都是給予。身體的擁抱,讓我們感受彼此的溫度,透過肢體的交流,我們感受到暖意與正能量。而精神的擁抱,更讓我們在思想上,可包容他人,願意用同理心,去理解與我們不同的人。我們以為「付出就是給予他人」,最後會發現,付出就是回饋自己。讚美別人,自己也會得到別人的美言。我們給別人一個笑容,自己也會收到回眸的一笑。
給予是迴力鏢效應。我們的正向能量,如付出、給予、誠實、善意、幫助、同理、尊重、影響、圓滿、意義、關注、快樂、認同、感恩等等,就像迴力鏢一樣,是會彈回來的。如果我們對人惡,它也會惡向我們的,實在得不償失。所以,我們要傳遞正向、善意、溫暖與祝福,因為,那最終,就是會回饋到我們自己身上。
當我們給予別人知識,其實,我們將擁有更多的智慧;當我們給予別人勇氣,我們定能擁有更大的力量;當我們給予別人肯定,我們也有更誠摯的尊敬;當我們給予別人關懷,我們會有更深刻的溫暖;當我們給予別人舞台,我們更有寬廣的世界;當我們給予別人機會,我們有更美好的無限可能。我們所擁有的價值,端看我們能給予別人多少價值、及能提升別人多少價值,這才是真正的成功。當我們改變了自己的觀念、態度,在內心真正改變了,於是,我們慢慢會發現,好事會愈來愈多,今天好運、昨天也好運、前天也好運,似乎天天都有好事發生。
給予,不但能讓好事不只成雙,還會時時讓我們保持正向的念頭,並能傳遞出去,這樣,日日都是好日,天天都能添喜。給予永遠可以讓我們去創造自己的未來,讓世界變得更好。地球是圓的,整個世界都在繞著圈子,無論我們有沒有覺知,它一定會繞回來的。「凡你對別人所做的,就是對自己所做的。」這是歷來最偉大的教誨。不管我們對別人做了什麼,那個真正接收的人,並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也就是說,當我們給予他人,為別人付出時,那個真正獲利的,也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所以,凡事我們希望自己得到的,就必須先讓別人得到。同理,我們若想被愛,就要先去愛人。我們期望被人關心,就要先去關心別人。如果我們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我們就必須先對朋友真心。如果我們希望快樂,那就去帶給別人快樂,因為,不久之後,我們就會發現自己愈來愈快樂了。我們所能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去為他人多做點好事。己所欲,施於人。凡我們想給予自己的經驗,就給予別人;想別人怎麼對我們,我們就怎麼對待別人。如果我們給予金錢、名聲、任何的事物,我們真的將經歷金錢、名聲、任何事物的倍增。給予就是獲得,凡所有給去的東西,都會回到我們自己的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