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洗腎系列2】「你覺得什麼時候該洗腎?」⌛️
在這個系列中,我們將討論洗腎的時機,通常患者得知自己要洗腎後,會出現以下三種不同心態:
1️⃣ 忽略問題:有些患者明知腎功能不佳,卻選擇忽略、不回診,可能等到急診或病情惡化時才尋求幫助。
2️⃣ 過度擔憂:一些患者過於焦慮,每天都擔心腎功能報告,對於檢查結果反應極端,無論是好是壞。
3️⃣ 積極處理:有些患者願意正視並處理腎臟功能退化的問題。
#洗腎重大傷病
根據台灣健保局的規定,長期透析的申請條件分為「絕對適應症」和「相對適應症」絕對適應症:肌酐酸(Cr)大於10、腎絲球過濾率(GFR)小於5
相對適應症:
但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個別狀況會因年齡、體重、肌肉含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臨床上,是否進行透析不僅依據健保局條件,也需考慮患者的整體狀況和症狀表現。
#何時該洗腎
洗腎的時機主要在於腎臟已經無法負擔生活所需,當出現排水或排毒功能障礙時,就需要進行人工干預。
1️⃣ 排水出問題:出現下肢水腫,臥床時水往低處流,可能積聚在肺部,導致睡眠不安寧、呼吸困難。若口服或點滴利尿劑治療效果不彰,可能需要洗腎。
2️⃣ 排毒出問題:可能導致嗜睡、腦袋遲鈍、極度疲憊,嚴重時甚至昏迷。腎臟累積酸血症可能影響呼吸、引發呼吸急促、呼吸困難;毒素在腸胃道累積可能引發噁心想吐;若毒素傷害骨髓,可能加劇貧血。
#尿毒症候群
假設一個病人目前的肌酐酸為3.24,腎絲球過濾率14,健保規定未達到洗腎的標準。然而,依據個人情況,肌酐酸數值可能有所變化。如果肌酐酸平時穩定在3.1、3.2左右,最近才慢慢升高到4,且伴隨噁心想吐症狀,這並不一定是尿毒症候群。此外,就算非腎臟病患者,噁心想吐也可能有其他原因,如消化問題或潰瘍等,建議先進行其他科檢查,確認是否為腎臟以外的問題。
最後,無論是否符合健保局規定,醫師在決定是否進行透析時,應該綜合考慮患者的整體狀況和臨床表現。只有在腎臟無法負擔生活所需時,方為洗腎的適當時機。
如果你有任何關於「什麼時候該洗腎?」的疑問或討論,歡迎在下方留言,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喔!💬
引人入腎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dr.eli.lin
引人入腎IG: https://www.instagram.com/dr.eli.lin
本集圖文:https://drelilin.com/?p=4130
任何合作邀約請洽:drelilin2020@gmail.com
讓我們培養腎利思維,擁有幸福人生~
Support this show: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dx64qzbrxpf08803n8htudk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dx64qzbrxpf08803n8htudk/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