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基層公務員的作者李夏苹,曾想以〈公務員改變世界〉的浪漫命題登入社會學研究,指導教授一步步帶她找回更接地氣的研究,也間接促成了《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的人文書寫。臺灣不僅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而2035年
臺灣65歲以上的單身人口也將屆4百萬,孤獨死是不可忽視的必然現象,如何能做到如日本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所說的,孤獨死成為理想的善終,不僅需要成熟的社福體系支持,更需要所有人對死亡與孤獨重新省思。
01:01 以基層公務人員的人文視角書寫孤獨死議題
03:22 2035年台灣65歲單身人口將達4百萬
04:21 中文系畢業第一份工作是殯葬業的企劃,沒有準備好進入職場而常被發牌登出。決定考公務員求生活保障
08:21 在公部門負責文化行政,以公民心態批判公部門行事風格引起爭議
10:20 轉調到社會課負責老人福利工作,人生成就最高峰是認識50名以上的人瑞。另一專長是靠吸引力法則常中發票
11:50 不能空窗的老人櫃台。處理三節禮金發放看見的時人生百態
13:50 長者往往難以啟齒中申請低收老人補助,不斷被公務員問跳針問題
15:41 第一次踏進孤獨死者的家中、清點遺產,心情尤其忐忑抗拒
17:35 自我照顧良好的狀態下依然可能孤獨死
20:12 碩士論文從「公務員改變世界」的龐大命題,逐步轉成「有名無主獨居老人遺體處理及遺產點交的行政流程」
23:03 一個人活著是甚麼樣子,就會以甚麼樣貌死去。靠散文書寫療癒卡關中的論文研究,而完成這本書。
25:42 到往生者的家中收書,從書籍類型與閱讀習慣看見人生
26:54 曾幾何時,人開始害怕死亡? 原始部落社會與現代社會的生命觀大不同。現代社會視死亡是醫院的事,被隔離在生活之外。
29:02 原住民族豁達的生命態度,帶有眾生平等的精神
30:18 不害怕面對孤獨死屍體的人,包括有信仰力的神職人員和遺屋清理社工
32:21 放下自我表現的執念,投入社會關懷議題的訪問,因性格害羞而形成的長官恐懼症得以被治癒
34:55 捐棺材的業力法則與迷思,轉為支持聯合奠祭/公祭更符合實際需求
38:58 哪一個人不是孤獨的走?如要達成理想善終的孤獨死,必須搭配完善的社福體系。多數獨居老人的社工關懷不足。建立在熟悉的生活環境社區內,與非血緣關係的朋友、鄰居組成照顧關係
40:29 無崖之境-南迴影像之聲特展,探討南迴基金會致力形成一個由醫療照護啟始的共生地
請記得為我們「加油」(贊助),讓我們的創作繼續下去~
https://open.firstory.me/join/4141superman
每周一更新
寫信給我 service@4141.org.tw
留言告訴我們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3y6hzl07i101xo11ns0kuc/comments
主持人:柴油小姐阿南
來賓:「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作者李夏苹、晃晃書店素素
錄製:巴賴Balai
製作: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
本集音樂:
〈超人之歌〉—毛恩足/李常磊
〈Morning〉-巴賴Balai
〈In your arms(Welcome home)〉-巴賴Balai
〈風Vali〉結尾曲—巴賴Bal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