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凝視人間最純粹的悸動與徒勞《雪國》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就是雪國。夜空下方變得白茫茫。火車在號誌站停下……「隧道的那一頭,也有你想見的人嗎?」
 
在終年被皚皚白雪覆蓋的國境,徒勞無為的主人公島村,為什麼兩年間要三度不辭千里地回到這裡?
 
故事從一列疾駛的火車內開始。讀者跟隨島村的視角,宛若親臨這片銀白色祕境,一起踽踽而行,在兩名女子的羈絆與沁人心脾的雪鄉景致中,咀嚼生命中那些難以言喻的悸動與徒勞。

故事中陪病葉子真愛並呵護照料將死病患;將死病患愛著駒子;駒子炙熱情感投身東京旅客島村;島村身為一名國外舞蹈評鑑者卻只依照文獻論述,從不參與或實際觀賞。然而看著駒子紀錄幾十本手帳的小說名、作者、角色、角色之間關係,島村說:「這是徒勞」。

島村又何嘗不是呢?
所有的角色不也都是?
你、我、生、死、愛情⋯
哪一項不是白費大把功夫呢?

倘若結局在邂逅之初就已注定,你是否還會徒勞地追尋那悠悠飄落心頭的雪花?

戰後作者川端康成,之所以獨樹一幟,我認為在故事裡作者將戰後無能為力、無奈傷感透過避世的島村,這個角色穿過隧道來至雪國,追尋藝妓溫存、逃脫紅塵的過程,因著兩名美麗的女子駒子與葉子,感受到認命踏實,深刻投入情感與行動付出己愛的生命力。

看著這樣認真每個此刻的較真模樣,還能說是徒勞嗎?

看過《雪國》深感雖然書中強烈傳達徒勞、物哀之美,但,我反倒更加產生「認真活過每個時刻,便不枉此生」。如同川端康成認真體現當時日本風俗民情、真切活出當代日本精神、意外使之成為傳奇,不斷不斷延續⋯這是真正偉大的文學,使精神永恆的文學!


《雪國》是川端康成自1935年起陸續在文學雜誌上發表的作品,前後歷經13年的修訂和增補才終能定稿出版,可說為它傾注了心血。曾八度翻拍成電影及電視劇,吸引無數國內外旅人造訪「雪國」所在地,是公認是欲理解日本文化底蘊不可不讀的名作之一。
 
本書亦是1968年川端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時,評獎委員會所提到的三部小說之一,另外兩部則是《古都》與《千羽鶴》。
 
對此,同為當代文豪的三島由紀夫曾折服地說道:「諾貝爾文學獎頒與川端康成君,是日本和日本文學的榮耀,沒有比這更令人興奮的事了。川端康成君的作品保存了日本文學最細緻、最典雅神祕的傳統特質;同時他也熬過了本世紀不斷現代化的危險歲月。即使是這種如履薄冰的心境,也被包容於川端康成君細緻溫柔的風格裡;他對現代化社會的失望,總被溶入沉靜質樸的古典美中……」。

| 書籍介紹 |


| 別出心裁的作者 |
川端康成是一位活躍於大正至昭和時代日本文壇的文豪巨匠,於1968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憑藉自己對於美的理解,以卓越的感受性與優美悽婉的筆法,描繪了日本人的生死觀和美學意識,深受世界各地讀者的愛戴。他的小說大多是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以愛情、死亡、悲情作為題材,為後世留下了許多經典作品。1972年4月16日,這位將畢生精力投入到創作當中的偉大作家突然自殺離開人世,未留下隻字遺言。川端康成自殺的真正動機至今仍是一個難以破解的謎團。

《雪國》是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說。它也是作者在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時被評獎委員會提到的三部小說之一。小說以新瀉縣的越後湯澤溫泉鄉為舞台,描述了有家室的男主角島村來到雪國的溫泉旅館,與藝伎駒子和少女葉子發生了情感糾葛的故事。川端康成以優美詩意的筆觸將日本文學中注重四季變化之美的傳統寫法表現得淋漓盡致。小說中所描繪的虛無之美、潔淨之美與淡淡的哀思令讀者產生了一種美麗又悽婉的悲涼感,是川端康成的代名詞。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sf4q2y068t01yoax8p1x6m/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