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政府提出退休改革法案,要將退休年齡自目前的62歲延後至64歲。政府口口聲聲強調,國人平均壽命拉長,拉長勞動人口工作年限,有助平穩退休金體系。改革案引發工會不滿,於1月展現大團結,發動兩次百萬人上街的大規模罷工遊行。工會並預告,在國會審理這項法案期間,於2月7日和11日再次上街。
你以為法國人就是不願改革、不願多工作?如果你知道法國人現行退休制必須累積41.5工作年資,並且還將逐步延長到43年工作年資,你還會聽信法國人就是不愛工作、成天想著渡假的論調嗎? 攤開退休制年金給付結構來看,平衡退休金財政不是沒有其他選項,例如提高整體就業勞工的退休金提撥,可從提高勞動參與率(法國55歲以上就業率低於歐洲平均)、以及提高勞工薪資(進而提高退休金提撥金額)等方面下手。此時,失業率未明顯改善,加上通膨高漲,政府執意推動延長退休年齡,顯然無視反對的民意,民調顯示有多達69%民眾反對政府這項退休改革。
英國方面,勞工面臨高通膨,實質薪資下降,多種行業要求加薪,已經多次發動罷工及抗議遊行。保守黨政府堅持,加薪會加重通膨,對廣大勞工要求加薪的呼聲充耳不聞。
新自由主義擴大貧富差距,政經精英階層訂定的規矩有利財富集中到上層,建立的論述鞭策勞工持續勞動推動社會運作,將退休年齡不斷延後,但勞工創造的大部分經濟成果卻流向上層。今後發展趨勢,是否可能督促每個勞工進入勞動市場後就不要停下來,「退休」有朝一日將成為歷史名詞?
參考資料:
#退休 #退休年齡 #罷工 #遊行 #馬克宏 #蘇納克 #通膨 #年金改革 #新自由主義 #貧富差距 #貧富不均 #工會 #罷工權 #撙節 #英國 #法國 #罷工潮 #法國蒙田研究所 #經濟自主 #民主政治 #實質工資 #物價 #生活水準 #減薪 #財富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