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俄國穿越波羅地海運輸天然氣到德國的北溪1號和2號輸氣管,2022年9月遭破壞,4條輸送管有3條遭爆破毀損。儘管俄國對烏克蘭發動戰爭以來,遭歐盟制裁,俄國也頻頻反制,減少對歐輸送天然氣,北溪1號時常斷氣,2號也因為俄烏戰爭延遲啟用。但是海底輸送管遭破壞,除了散佚到大自然的甲烷加速地球暖化,造成環境災難;歐盟、尤其是德國得以取得來自俄國價格低廉的天然氣管道遭到破壞,預計將傷害經濟。瑞典等歐盟國家雖然展開調查,卻苦於缺乏證據,一直沒能指出兇手。
波蘭和烏克蘭將矛頭指向俄國,說是俄國破壞北溪輸氣管,但美國普立茲獎得獎記者Seymour Hersh新發布的調查報導,引用知情消息人士爆料,仔細描述美國由總統拜登直接下令執行的爆破行動,策劃時間可追溯到2021年,也就是俄國出兵烏克蘭之前。美國將北溪輸氣管視為眼中釘,除了不滿北溪輸氣管拉近俄國和德國的關係;2022年2月戰爭爆發後,美國又殷切希望德國等歐盟國家能共同協力支援烏克蘭力抗俄國。北溪輸氣管遭破壞後,美國出口到歐盟的液化天然氣訂單大幅成長,業者還不客氣的利用情勢,提高賣給歐洲國家的天然氣價格。
如果拜登下令爆破北溪輸氣管一事屬實,暴露美國的外交策略在鞏固及最大化自身利益之餘,不惜破壞友邦基礎建設,如北溪輸氣管;並且不顧後續影響將造成歐洲能源價格狂飆,削弱經濟發展、升高通膨率。戰爭拖延,帶動能源價格和通膨高漲的情勢,造成廠商出走經濟衰退民生凋敝,有利歐盟各國國內極右派勢力壯大。而當歐盟政經局勢不平靜之時,美國能源業者賺進大把鈔票,美國政界坐收同時削弱俄國和歐盟的成果。
參考資料
#SeymourHersh #俄羅斯 #美國 #烏克蘭 #俄烏戰爭 #北溪 #北溪1號 #北溪2號 #北溪輸氣管 #天然氣 #天然氣管 #能源 #能源危機 #歐盟 #歐洲 #北約 #能源貧窮 #substack #紐約時報 #newyorktimes #NYT #華盛頓郵報 #WAPO #主流媒體 #另類媒體 #獨立媒體 #彭博社 #newyorkpost #businessinsider #福斯電視台 #foxnews #拜登 #布林肯 #CIA #國務院 #國防部 #美國海軍 #victorianuland #盧嵐 #新保守主義 #neocon #波羅的海 #挪威 #瑞典 #丹麥 #德國 #蕭茲 #歐洲議會 #claredaly #普立茲新聞獎 #越戰 #美萊村屠殺 #伊拉克 #美軍虐囚 #敘利亞 #生化武器 #液態天然氣 #LNG #波蘭 #極右 #美國霸權 #聯合國 #安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