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大多數人大力支持再生能源發電,為了達到政府在2030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30%的目標,2025年光電要衝到20GW----從今起不到2年內,還需要至少2萬公頃面積鋪設太陽能光電板,而實際用地面積遠大於這個數字。眼見現有農地、養殖魚塭在政策激勵下遭光電廠商蠶食,公部門還一味的大開法律方便門;為加速達標,政府還開放提供台糖大規模林地供種電,種種亂象使光電政策在非都市地區成了生產電的怪獸,影響環境、生態,改變地貌,改變了在地人的生活。政府急催再生能源發電的同時,不見用電總量管制的討論,經濟社會結構沒有因應氣候變遷和調適做考量,教人如何能放心,這樣狂放的種電方式只會無止盡的繼續破壞我們的土地和生態。

政府毫不思考的加緊衝發電為的是達成工業生產和經濟成長GDP的目標,滿足大老闆、政黨金主的需求,但卻是我們犧牲家園土地、和環境資源換來的。再生能源政策僅能做到部分減碳,要真正減碳,必須討論用電總量、以及如何分配,才是對土地好、對環境好,並減少對人民生活產生衝擊的作法。「去成長」是一條不得不面對的道路,我們需用新的故事邏輯處理現行能源發展困境。

參考資料:

#再生能源 #太陽能 #光電板 #光電 #台南七股 #東石 #去成長 #魚電共生 #農電共生 #能源局 #農委會 #經濟部 #2050淨零 #國土計劃 #減碳 #水庫 #太陽能板 #漁塭 #農地 #濕地 #綠地 #森林 #能源轉型 #六大部門 #製作部門 #發電 #用電總量 #漂綠 #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 #綠能發展區 #總量管理 #以供定需 #光電滅農 #光電滅漁 #廢棄物 #掩埋場 #民眾參與 #彰濱工業區 #苗栗坤輿 #土地開發 #土地徵收 #後龍 #口湖 #東石 #七股 #北門 #枋寮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