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政治啟蒙思想重鎮、多元思想、人權價值、民主精神、哲學思辨.......
如今美好的法蘭西,包容、多元、共存的法國,
也成了歐洲極右派勢力的囊中之物
在歐洲議會大選極右大勝、中間派消退的政治氛圍下
馬克宏決定提前舉行國會改選
第一輪投票結果由極右「國民聯盟」以33.15%居首🥇,
其次是左派政黨聯盟「新人民陣線」得票27.99%🥈,
總統馬克宏的政黨及盟友得票20.04%🥉,
可以說重現3周前歐洲議會選舉結果,
馬克宏的政黨大挫敗,恐怕要走向解體。
「極右派」(Far-right)政黨性質傳統上為:「排外、種族歧視、極端保守主義、極端民族主義」
極端的思潮在歷史上釀成過一場場大禍,站在那罪惡之鋒頂點的是以希特勒、墨索里尼為首的一種「納粹、法西斯主義」黑魔王們。
新世代的極右派包括了誰?
歐洲民族運動聯盟、歐洲自由聯盟、歐洲保守派和改革主義者、奧地利自由黨、
法國國民聯盟 、德國另類選擇黨及以川普為代表的共和黨派系人們
在過去的法國政治光譜中,(至少從二戰結束到近二十年歐洲各種經濟危機發生前)
因為極右政黨屬性不符「自由、平等、博愛」共和國價值
更因大家對二戰的浩劫、言猶在耳的歷史教訓銘記在心
極右派一向處於尷尬位置。
2008的金融海嘯、2010的歐債危機、2014的中東難民潮、2016的川普當選、2016的英國脫歐、2018的黃背心運動、
2019-2022新冠疫情、2022的俄烏戰爭、2023的高通膨與升息、2023-24的以巴衝突,
以場場的事件讓法國社會高燒不退、動盪的局勢成了極右勢力崛起的溫床
瑪琳雷朋(Marine Le Pen)從父親手中接棒後,更改黨名、更新政黨形象;
又大膽拔擢年輕的政治動物巴德拉(Jordan Bardella)出任黨主席,
巴德拉善用社群媒體,在Instagram、TikTok充分掌握自媒體特性,抓住眾多年輕人的注意。
利用通膨問題、經濟發展溫吞、移民管理不彰等大環境的氛圍,
以及選民對馬克宏的不滿,趁勢竄起。
法國人民的體感不滿,在社群媒體、右派媒體推波助瀾下,讓選民興起換人做做看、給極右一次機會的想法。
法國國民議會選舉採二輪制,國會席次分配要等到7月7日第二輪選舉後結果才會出爐。
極右國民聯盟是否會拿下絕對多數,讓馬克宏必須和巴德拉共治?
法國的例子是否有助極右排外、限縮婦女墮胎權等價值平庸化?接下來會是繼續分裂人民的開端嗎?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t1d9e3017q01wq2o4b2dco/comments
感謝您的收聽!
感謝您與我們一同探索 "民主有事嗎?"。
我們希望您在這一集中獲得了深思熟慮的見解和新的知識。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請訂閱👍🏻、分享🔝和留下評論✉️,
這對我們非常重要,因為它將有助於更多人了解我們的內容。
我們的目標是啟發、教育和引發對社會議題的深度討論。
如果您有任何建議、意見或想要討論的主題,請隨時與我們聯絡。
謝謝您成為 "民主有事嗎?" 的一部分,我們期待著在下一集再次與您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