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進口的呼叫器被偷偷改裝成炸彈,造成約70人死亡、3,000人受傷。
❌本集要聊的不是台灣跟爆炸案的關係!❌
❌本集要聊的不是台灣跟爆炸案的關係!❌
❌本集要聊的不是台灣跟爆炸案的關係!❌
❌本集要聊的不是台灣跟爆炸案的關係!❌
本集要聊的事,一個呼叫器如何成為一面照妖鏡,
照出台灣當局、與相關媒體的道德價值。
台灣政府與媒體關於此事的敘事有兩條相互矛盾的軸線:
一、讚揚暴力:部份媒體用欽羡仰慕角度報導被指為恐攻幕後黑手的以色列情報部門「8200部隊」,並稱以色列國防轉型經驗「值得借鏡」。
二、撇清關係:卓揆譴責將爆炸呼叫器指為MIT,稱這是在做「惡意連結」,呼籲勿「以訛傳訛」。
國防部則說「確實看到認知作戰操作的痕跡」,國安單位將緊盯,查假消息來源。
急著撇清關係,代表你不想跟暴力事件沾上邊,但你又盛讚人家使用暴力?
不譴責、甚至有幾分欽羡的事何需急著撇清?
這種畏縮的擔當、扭捏的坦蕩,透露出台灣僅存的是非分辯能力,
但不肯或不敢承認「是」為「是」、「非」為「非」。
如果這是所謂的「台灣價值」,那這是一種蠻醜陋的價值:
我們是否失去了眼見兇殘暴虐而感到憤怒的能力?
除非美國說「這個國家值得同情」我們才敢同情?還是我們就相信了一切了?
我們是否失去了與生俱來的、人饑己饑人溺己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本能?
💡參考資料💡
l 黎巴嫩女記者Ghadi Francis:真正的真主黨
l Caitlin Johnstone:論戰爭罪與西方的虛偽
l Ben Norton:世界要求以色列結束對巴勒斯坦的非法佔領,聯合國投票獲得壓倒性勝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t1d9e3017q01wq2o4b2dco/comments
感謝您的收聽!
感謝您與我們一同探索 "民主有事嗎?"。
我們希望您在這一集中獲得了深思熟慮的見解和新的知識。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請訂閱👍🏻、分享🔝和留下評論✉️,
這對我們非常重要,因為它將有助於更多人了解我們的內容。
我們的目標是啟發、教育和引發對社會議題的深度討論。
如果您有任何建議、意見或想要討論的主題,請隨時與我們聯絡。
謝謝您成為 "民主有事嗎?" 的一部分,我們期待著在下一集再次與您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