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行政院在422世界地球日前夕通過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草案,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送交立法院審議,預計最快於2024年開徵碳費。乍看之下政府似乎展現了決心,開始正視碳定價對抑制地球暖化的重要性。然而仔細看卻發現,碳排大戶要付的碳費已被法案中「減量額度」這項財團利多給取消掉了。

為落實碳定價,各國政府依賴的機制包括「碳費(或稅)徵收」或者「總量管制+碳交易」。兩者邏輯不同但可並行,惟本次修法政府暫時只納入「碳費徵收」而尚不採行「總量管制+碳交易」。

為了幫企業規避碳費,政府竟然將暫時沒有要採行的「總量管制+碳交易」機制才會用到的「減量額度」概念硬塞進以「碳費徵收」為主的法案裡,使台灣「碳費徵收」的設計變成四不像且有名無實。

「碳費徵收」機制下,碳排量是開放、無法預知的;「總量管制+碳交易」機制下,碳排量則是固定的。唯有在後者,「減量額度」(carbon credit)這項工具才有存在的意義。

政府耗費大量行政及社會資源修法,任務本是要將外部成本內部化,讓高污染的企業財團把該承擔的成本擺回自己肩上。結果最後絞盡腦汁做的竟是把法律設計成企業財團想要的樣子,使得成本再一次被外部化,回到社會大眾,特別是未來世代身上,令人憤怒。

#溫管法修法 #氣候變遷因應法 #世界地球日 #2050淨零 #淨零 #碳費徵收 #碳費 #減量額度 #cap&trade #總量管制及碳交易 #總量管制 #碳交易 #碳信用 #碳定價 #溫室氣體減量 #氣候變遷 #行政院 #環保署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