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政府喊出2050淨零排放並修法將此目標正式寫進法案。攤開行政院版「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備受矚目的「碳費」僅針對287家碳排大戶,且貼心地為企業量身打造「減量額度」優惠辦法,為企業找到規避碳費的辦法。

硬把「減量額度」扯進碳費徵收制度裡使整個碳定價體系成了四不像:明明宣佈要玩「大富翁」,卻將遊戲規則改成「打麻將用的籌碼也可拿進來算分」;而唯一拿得到那些籌碼的就是污染大戶。更可笑的是,取得籌碼的方法是「自願減碳」。如果氣候變遷能靠企業「自願」減碳,我們何需動用巨大社會及政府部門立法?

「減量額度」一般是用在設有總量管制的碳交易體系裡,作為一種可拿來交易的「碳信用」。行政院目前明確選擇不走總量管制碳交易這條路,而是走碳費徵收這條路。硬把「減量額度」拉進來的目的就是為替碳排大戶規避碳費。

你或許以為,碳費是企業要付,一般民眾沒必要關心。別忘了,企業付碳費必然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而當企業該付碳費卻因為政府提供漏洞而不付碳費,企業不僅仍舊可能將沒提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同時該減的碳沒有減,倒楣的依然是一般民眾。至於國庫進帳的碳費,政府又打算回饋給企業財團研發減碳之道。來來回回,人民被剝兩三層皮,污染大戶卻反而能獲利上升且繼續排碳。

解決之道:刪除「減量額度」優惠、確確實實做到污染者付費;同時碳費所得應普發給全民,而非再次奉送回頂端少數人口袋,繼續做永無止境的「研發」卻不肯拿出誠意落實早已存在的減排方法。

柏克萊教授Robert Reich談碳紅利普發: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Kn69ho9kFc

#氣候變遷因應法 #溫管法 #溫管法修法 #碳費徵收 #總量管制 #碳交易 #減量額度 #自願減碳 #碳紅利普發 #貧富不均 #碳排大戶 #碳排額度 #減碳績效有價化 #inequalitymedia #robertreich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