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美國聯準會猛升息,宣稱緊縮政策是為打擊高通膨率。在乎社會公平正義的經濟學家批評升息的決定是出於診斷錯誤,利用有長期嚴重後遺症的手段來對付短期的通膨現象,後果是財富往有錢人的方向轉移。美國1980年代初,受到鷹派升息政策大力壓抑通膨的影響,失業率飆高,政府要壓抑全國物價普遍飆漲,卻犧牲了上百萬勞工的生計。這個歷史案例令人毛骨悚然,政府採行的政策犧牲廣大勞工,卻沾沾自喜阻擋了物價飆升?勞工口袋裡的錢原本是買到較少的商品,失去工作後是沒錢買東西。央行的「獨立」竟是獨立於人民痛苦感受之外?
台灣6月中旬最新統計顯示,放無薪假的勞工人數升高到近2萬人。一方面,物價上漲,大家高喊通膨,但看看放無薪假的人數和失業情況,顯然我們並未處於需求過高、經濟過熱的狀況。政府打通膨的對策不應該迷信會讓經濟趨冷甚至嚴重衰退的升息。
回顧歷史,政府濫用升息政策打通膨卻往往打到勞工。有些經濟學家認為這是開錯藥方,有些卻直指各國央行是一如往常,蓄意趁亂將財富往頂端上層挪移。
#通膨 #升息 #聯準會 #央行 #通貨膨脹 #失業率 #薪資 #勞工 #新自由主義 #michaelhudson #robertreich #richardmurphy #paulvolcker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