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

Description

「飛輪放最大片,踩快一點!」
「今天練重踩!中社橋到警察局折返,不准給我變小盤」
「忠烈祠爬坡五趟,坐姿一分鐘,站姿一分鐘」
 
以上這三個課表,
你聽了是不是心裡面圈叉三角形,已經罵到翻掉了呢?
但是… 如果我告訴你,
這些看似「土法煉鋼」的訓練手段,其實都很有意義… ?
 
在功率訓練為主流的時代,
任何不能明確定義「#區間」、「#訓練壓力」等數值
以致沒辦法在資料庫裡建檔的訓練內容
往往都會被嘲笑為「#落伍」「#殺豬公」或「#土法煉鋼」 
然而國外各大媒體訪問到職業選手
他們卻幾乎一致都說 #功率訓練 的那些數字
甚至偶爾也還會有比方說八小時三百多公里
種種神扯的訓練行程
本輯就來探討這些聽起來奇人異事的練法
到底在背後是有沒有道理囉~


Podcast 官方網站
https://ssetrainingtalk.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SE.Interaction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MEDa_FzkxcMCq7cNqPQ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se_interaction/

03:06 循環式運動是什麼
04:40 最大攝氧量就像汽車的耗油量,不等於輸出的馬力
08:15 高迴轉訓練改善 Inter-muscular coordination
15:09 為何輕齒高轉最好用滾筒式訓練台練
19:50 若想進行高迴轉課表的操作,應該如何設計?
22:08 練重齒到底要踩到多重
22:40 重齒訓練最常犯的錯誤是什麼?
25:28 重齒進階:德國自行車訓練系統的 K1~K4
27:00 坐姿定點起跑的操作原則
30:49 在進行 #神經肌肉連結 訓練時,為何要休那麼久
36:57 進行專項踩替力量訓練的真正用意
41:37 坐站姿交替爬坡,適合什麼程度的人來做?
44:54 漸快訓練的戰術價值
52:45 針對太過倚賴功率訓練的反思與批判
54:26 問題的一部分,就不應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